科尔沁草原上的合作共富路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4日电 题:科尔沁草原上的合作共富路

  新华社记者哈丽娜

  深秋的科尔沁草原,渐染金黄,凉爽的风穿过广袤的田野,送来新谷芬芳。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朗镇茂林塔拉嘎查村民们忙着秋收,脸上满是丰收喜悦。

  嘎查党支部书记宝山蹲在田埂上,掰着指头跟村民们算收入账:“今年预计收80万斤黄豆,加工榨油后,100斤黄豆能出13斤油、年收入肯定翻倍。”

  前些年,村民一家一户的承包地较为零散,部分没有农机的农户因为排队等待租用农机而延误农时,影响了秋收。

  为解决土地零散、农机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2015年当选嘎查党支部书记兼嘎查达的宝山,在镇党委指导下成立茂林塔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开始,茂林塔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村民的田地进行规模化耕种,并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提供服务,还签下“保苗协议”,既保障了作物成活率,又帮村民节省生产成本。

  “2024年,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耕种面积达到5.9万亩,我们轮作玉米和大豆。近年来,合作社还依托国家乡村振兴多个项目,逐年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效益。”宝山说。

  合作社收益中,40%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公共事业,剩余60%用来分红。村民王格日勒2024年分红拿到2.3万元,笑得合不拢嘴,她说:“这分红钱,比自己单种5亩地多赚一倍,合作社给咱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看到合作社效益不错,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加入。目前,合作社已有24户农民股东、1个村集体股东,嘎查“两委”成员也全员参与进来。

  近年来,科左后旗在全旗推行合作社模式,让抱团发展的致富路径覆盖更多农牧区。

  随着天气转凉,科左后旗散都苏木呼勃嘎查的村民宏权忙着给合作社的羊群添加草料,圈舍里的羊膘肥体壮。“合作社现有基础母羊200多只,一年能出栏400多只羊羔,今年光集体经济收入就有5万多元。”宏权笑着介绍,这笔收入已全部投入村屯排水渠修缮工程,如今村里和田间的排涝能力显著提升,种地、生活都更安心了。

  宏权口中的合作社,正是呼勃嘎查佰吉祥纳肉羊养殖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由嘎查党支部牵头成立,创新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发展模式。通过党组织发挥“主心骨”作用,不仅整合分散的养殖资源、对接技术与市场,更让村集体经济告别“等靠要”,真正具备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

  目前,全旗在农牧部门备案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250家,形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旗级四级示范社梯队,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8家,累计服务带动农户6200户。

  科左后旗副旗长王金强说,科左后旗依托土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全面推进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带动能力,实现合作社产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致富。来源:新华网
  • 农民经纪人

薛立俊

主营:禽蛋购销

共青城供销社

主营:果品 畜牧 水产

许学江

主营:养鸡专业户

罗洪臣

主营:饲料生产

殷爱林

主营:禽蛋购销
  • 市场最新价格
  • 市场大户

李玉元

主营:代购代销荷兰豆、韭菜、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莴笋

卢山

主营:白萝卜、菠菜、花菜、黄瓜、蒜薹等各种蔬菜

孙冰梅

主营:鲜切花

程永志

主营:蔬菜

王玉明

主营:金针蘑、鸡腿蘑、菠菜、青椒、尖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