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加快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

3月20日,鹿邑县穆店乡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油油的小麦返青起身,迎风生长。

  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要求适度规模经营,作物种植面积不少于3万亩,生产中倡导清洁化、减量化,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控替代化学农药使用。同时,要求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积极对接,面积对接率不少于80%,通过打造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穆店乡基地面积52645亩,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模式防控病虫害,区域内的17家畜禽养殖企业均建有堆粪场,畜禽粪便经过堆积发酵可生产农家肥1.5万吨以上,实现基地单元全覆盖。”鹿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站长李小柳介绍,基地单元对接企业8家,对接面积43440亩,其中河南省永强面业有限公司以穆店乡基地单元生产的小麦为用料,认证了“特精粉”“小麦粉”“馒头用小麦粉”等绿色食品,每年该基地单元供应小麦、玉米标准化原料4.65万吨。

  当天,河南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鹿邑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共申请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63个,已建成59个,遍及16个省辖市、60个县(市、区)、497个乡镇,带动268万农户参与绿色原料基地建设,400多家绿色食品企业直接参与基地对接。据统计,我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总面积达1650万亩,标志着全省14.6%的耕地实施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覆盖了20%的高标准农田,涵盖了粮食、油料、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主要农产品和区域特色农产品。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杨玉璞表示,要突出重点,积极引导资源条件好,产业特点突出的地区发展原料基地,要重点在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保护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发展。要将绿色食品基地打造成新技术的示范中心、新成果的转化中心和新产品的推广中心,把基地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区,优先推广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种养循环发展等技术,加强绿色生资在基地的推广应用,从生产源头保障基地农产品质量。(记者 刘晓波)来源:河南日报
  • 农民经纪人

许学江

主营:养鸡专业户

殷爱林

主营:禽蛋购销

姜洪太

主营:禽蛋购销

玉田县环宇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营:中甘甘蓝-铁头包菜-北京三号白菜-秋绿60-黄心白菜-荷兰土豆-早大白马铃薯-长
  • 农业合作社

酒泉市聚丰蔬菜专业合作社

介绍:红皮南瓜,洋葱,胡萝卜,美国红干辣椒等

广水永泰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介绍:合作社宗旨:服务成员,谋求全社成员的共同利益,实现全体成员的共同发展。 合作社

常山县利卿果业专业合作社

介绍:常山胡柚系柚子和柑桔自然杂交种,具有耐瘠、耐寒、耐贮、风味独特等显著特点,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