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6月15日讯(记者 廖洁)6月15日,农业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会议。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危朝安,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出席会议。
近年来,各地通过行政推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和宣传引导,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植保专业合作社、基层农技部门、植保服务公司为主体,种植大户、村级防治组织等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目前,全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达1万个以上,拥有大中型植保机械120万台套,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日作业能力达到3000万亩以上,分别比2008年增加1.5倍、2倍、2.5倍和3倍。
同时,服务形式由单一的代防代治逐步向阶段承包和全程承包发展,防治对象由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向棉花、果树、蔬菜、甘蔗等经济作物病虫延伸,服务范围由本村、本乡向跨县、跨省服务发展。
各地实践表明,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每季可减少防治1-2次,农药用量降低20%,作业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每亩水稻、小麦减损增产分别达50公斤和30公斤以上。
2010年,全国水稻、小麦等作物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2%以上,为实现粮食“七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总体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间、省际间、作物间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扶持力度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服务组织不够规范、植保机械难以满足需求等问题亟待解决。
会议提出,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规范化防治组织数量达到2万个以上,总作业能力达到10亿亩次以上;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30%,棉花、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15%,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水稻、小麦等粮食主产区,蔬菜、水果优势区和重大病虫源头区实现全覆盖。
会议特别强调,专业化统防统治并不是统一组织打农药,更不是只打化学农药,评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成效,不仅要看防治效果,更要看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效。
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应有三个显著标志,一是重大病虫的防控能力要有明显提升,切实减轻灾害损失;二是病虫害防控水平要有明显提升,切实提高防治效果、效益和效率;三是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率要有明显提升,切实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危朝安对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针对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十分复杂的形势,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切实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做好重点区域植物疫情监管阻截,加大农药安全使用指导力度,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委、局)及新疆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农垦总局分管领导、种植业管理处和植保站(农技中心)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