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护航,荔枝更甜

“专家来得太及时了。”盛夏六月,荔果飘香,在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雷公村的荔枝林里,果农陈龙兴专心致志地听着农业科技特派员关于采收关键期管理要点的讲解,满怀信心。

 陈龙兴的信心源自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集中开展的“护航荔乡·品质兴农”农技服务行动,该行动号召各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让技术直抵田头,为荔农解忧纾困,切实保障全省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行动开展以来,全省12个荔枝主产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已基本实现网格化对接,“网格化精准服务荔枝户一张图”平台在“农友圈”上线使用,3125名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对接5.67万户荔枝种植主体,服务覆盖1929个村、80.63万亩荔园。针对30亩以上种植大户,由特派员点对点精准对接;30亩以下以村为单位,通过电话、微信群、客户端等多元方式拓展覆盖服务。

 深耕荔园

 用科技赋能荔枝种植

 荔枝是广东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无论栽培面积还是产量与产值,广东均居全国第一,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8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如何做好荔枝生产管理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广东早谋划早行动,确保荔枝“产得好”。

 “护航荔乡·品质兴农”农技服务行动就是其中之一,行动启动以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中心“护航荔乡·品质兴农”农技服务行动领导小组,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组织中心专业技术骨干与其他省直科研院校共381名专家,成立12支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员行动队,下沉主产镇村,指导各地开展荔枝科学用药、技术服务和产销信息对接工作。

 在采前管理的关键期,一支支由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与乡土专家组成的精锐力量,深入荔枝重点产区荔园深处,网格化对接全省荔枝生产主体,开展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和产销对接,全产业链护航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特派员们以各种方式将种植技术送到农户手中。自5月下旬荔枝逐步上市以来,茂名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对高州、化州、电白、信宜、茂南5个主要荔枝主产区的46个主产镇的荔枝种植户开展全方位覆盖和精准对接,每个主产镇至少配备2名、最多7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对接,每个行政村小农户确保1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对接并通过线上线下展开技术指导。以茂名市为示范引领,其他荔枝主产市均组织辖区内农业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精准对接指导。

 云浮市云安区联合六都镇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六都镇佛水村,实地指导荔枝种植场主做好病虫监测和采前科学用药管理,现场派发《荔枝采前安全用药明白纸》,并就荔枝蒂蛀虫的监测方法、农药安全间隔期、科学配比浓度、规范施药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场主掌握关键技术要点,确保荔枝果品安全。

 在东莞市谢岗镇,一场“优质晚熟荔枝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培训”,通过“理论授课+田间实操”模式,吸引了附近荔枝种植户纷纷前来学习。

 “要‘抓准防控时期、综合防治’的策略,重点防控蒂蛀虫、霜疫霉病和炭疽病,建议选用安全高效农药,看好农药的有效成分及安全间隔期,尤其注意减少残留风险。”现场,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荔枝龙眼产业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站长马锞娓娓道来,荔农们听得入神。

 “特别感谢镇农技中心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技术。”南面村荔枝种植户黄淑清说:“这种‘接地气、易操作、看得见、学得会’的方式对我们果农最有用。政府还发放了防灾减灾手册,提醒我们提前防范极端天气,真的很贴心。”

 面对病虫害高发、异常天气频袭等荔枝种植中的难题,农业科技特派员直接“下场”,教种植户如何破题。

 湛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推进荔枝采前农技服务中,组建专业服务团队,针对荔枝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服务团队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讲解,指导农户识别病虫害特征,传授科学防治方法。“我们围绕荔枝的绿色防控,以及农产品的安全,从荔枝的花期到采收期这一段时间,我们会持续对各个乡镇的荔枝进行监测,指导农户防控。”湛江廉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股技术骨干谢桂泉说。

 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则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对接荔枝生产主体包片开展农技服务,多措并举开展荔枝采前科学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取得实效。

 从全省来看,12个荔枝主产市累计派出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乡土专家等农技人员约19099人次,已对接指导服务荔枝主产村1929个、生产主体3.08万户,培训种植户3.25万人,发放明白纸7.09万张。

 通过开展全覆盖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实现荔枝种植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服务主体100%接受培训;荔枝采购商、农药经销商等相关主体100%覆盖宣传;宣传培训对象100%掌握荔枝采前推荐用药、安全间隔期、禁限用农药名录等关键技术要点等。

 打通市场

 助力擦亮广东荔枝品牌

 当荔枝离开枝头,另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也随即打响——荔枝销售。

 今年以来,广东早谋划早行动,统筹推动各地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并持续推动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套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力争让广大荔农增产又增收。

 农业科技特派员就是荔枝销售战中的一支队伍,他们以市场思维推动荔枝不仅产得好,更卖得好。

 近日,汕尾陆丰市开展的“护航荔乡·品质兴农”农技服务行动中,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基层农技人员现场为咨询农户答疑解惑,让荔农们收获满满,他们学到了荔枝安全用药及高产栽培知识。同时,组织人员参观了铜锣湖“三宝农业”电商直播基地,学习“荔枝直播带货”运作模式,“一直没有机会专门学习直播带货,有专业的人教我们,收获很多,回去后要将学到的经验用起来。”有荔农说。

 茂名各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结合荔枝上市窗口期,积极开展产品销售,协同乡土专家带动当地青年参与电商、冷链等行业,打通销售渠道,并且在品质把控和价格稳定方面下功夫,推动乡土专家为代表的农村青年成为广东荔枝走向全国市场的桥梁之一。

 乡土专家何达为在根子镇从事荔枝销售工作,桥农创园广场的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门口,各种类型的货车来来往往,它们将来自柏桥的荔枝运往全国各地。

 “每到荔枝季,合作社都会集中采购村民的荔枝,收购价高于统货价。”负责人何达为说,从荔枝上市初开始,他就忙个不停,一天能接打200多个电话,都是与荔枝销售有关的,他还推动合作社与物流公司谈判,让运输成本降低30%—40%。

 东莞市组织各级农技特派员全面收集东莞市主要种植场基本情况,深入了解农民群众需求,精准把握各果场产量与采摘期。

 他们将荔枝销售“玩出了花样”,将文化符号导入,让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发布2025年东莞荔枝采购与休闲采摘导图,化身“吃荔攻略大全”,覆盖全市超千个荔枝种植经营主体、10条荔枝休闲采摘乡村旅游线路、47个荔枝休闲采摘点、众多乡村旅游点。

 同时,扎实组织筹备开展“中国(东莞)高端荔枝品评活动”,84份优质品种报名参加品评活动,通过遴选、展示和推广品种好、品质优的特色荔枝品种,进一步发挥东莞荔枝的品牌优势,激发消费活力。联合省市媒体,多角度围绕东莞荔枝的品牌魅力、品种特色与文化底蕴做好宣传文章,助力打好市场营销牌。

 从田间到舌尖,从果园到商超,广东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的身影在田间地头织就农业技术推广的网络,他们的智慧让千年荔枝焕发新生,他们与全省180万荔农一起,共同守护着广东这份独有的“夏日甜蜜”。(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