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兴隆:绘生态画卷 谱发展新篇

“十四五”时期,河北省兴隆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钉钉子精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地资源保护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效,多项创新实践获国家及省级关注,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书写了生态兴县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一角 王越 摄

水环境质量领跑全省,成为兴隆最鲜明的生态底色。“十四五”期间,兴隆县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精准施策守护河湖生态,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与达标率实现“双百”突破,其中5个国考断面水质达到I类标准,在承德市9个I类国考断面中占据半壁江山,让“河畅、岸绿、水清、景美”成为城乡常态。凭借优异的河湖生态建设成果,兴隆县成为河北省首批且唯一有2个案例入选省级美丽河湖典型案例的县区,为全省河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兴隆经验”。





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柳源湖一角。 静恩宏 摄

大气与土壤环境持续向好,筑牢生态安全坚实防线。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兴隆县紧盯PM2.5等关键指标,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扬尘综合管控、清洁能源替代等多项举措,实现PM2.5平均浓度稳定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让“兴隆蓝”成为群众抬头可见的幸福底色。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严格落实耕地与建设用地管控要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 100%,为粮食安全与城乡建设筑牢生态根基。





兴隆山一角。 徐永华 摄

创新实践亮点纷呈,绿色发展格局持续拓展。兴隆县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倡导推进的“平蓟兴”美丽中国绿色低碳一体化发展区建设,被三地发改、生态部门纳入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重点,成为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农村污水治理领域,针对花市村旅游淡旺季人口波动大、污水排量不均的问题,创新推出“潮汐式”污水治理模式,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成为河北省唯一获全国推广的农村污水治理案例。





诗上庄村一角。 刘照富 摄

该模式以“分季施策、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淡季将化粪池发酵后的污水直接用于林果树木施肥;旺季通过吸污车将污水抽转至集中无害化设施处理,处理后仍用于农业还田,实现单户资源化利用与污水处置资源化利用率“双百”目标。为适配花市村121户村民民宿经济发展,兴隆县在民宿改建新建初期同步指导配套户内污水收集设施,通过完善下水管道、配建化粪池,破解了村居分散、地形复杂的治理难题。该模式采用“自建自管自运维、政府引导做保障”机制,兼顾经济性与可持续性。

从生态优势到发展优势,兴隆县在“十四五”时期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特色之路。下一步,兴隆县将继续坚守生态底线,深化创新实践,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平蓟兴”绿色发展区建设走深走实,让生态红利持续惠及全县群众,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兴隆力量。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旭 吴亚平 图片由兴隆县委宣传部提供)来源:中国网
  • 农业合作社

酒泉聚丰蔬菜流通协会

介绍:酒泉聚丰蔬菜流通协会地处甘肃酒泉,河西走廊西端,地域条件优越。酒泉地属中温带灌溉

浙江省江山市信达白鹅产销专业合作社

介绍:浙江省江山市信达白鹅产销专业合作社、常年大批量供应各品种不同的优质鹅苗,其中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