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农博会见证黑土地农业生产“三变”

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现代化的智能农机装备、提供农业生产全链条指导的数字农业技术、农业企业的品牌农产品展销……众多展位吸引大量农民、涉农企业前来参观、交流。长春农博会从2000年创办至今已走过20多个年头,成为国内重要农业展会之一。20多年来,从“小四轮”到大型智能农机,从粗放式种植到科技种田,从卖原粮到打品牌,长春农博会见证了黑土地农业生产的变化。

 8月14日,参观者在长春农博会上了解杂交高粱。新华社记者 林宏 摄

 变快了:智能农机实现高效耕作

 今年长春农博会的农机展区划分了智慧农机、黑土地保护农机具等多个区域可统计、分析耕作面积和质量的播种机等先进农机设备成为主角。各种农机装备不仅数量多,而且样式更新、功能更强。大型、高效、智能成为不少参观者的共同感受。

 在一家玉米播种机生产企业的展台前,一台大型免耕播种机吸引了不少农民驻足。企业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工序,耕作效率比过去大幅提高。

 吉林省德惠市农民王建这次专门来看大型玉米收割机。“干活还得是这大家伙。”王建种了20多年地,见证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变化。他说,20多年前,全村也没有多少农机,种地还主要靠人力,光春耕就需要一个月时间。

 而如今,黑土地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90%,大型农机随处可见。在智慧农业机械展区,来自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农安县的众一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一台安装有无人驾驶系统的大型拖拉机吸引不少参观者目光。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说,这台拖拉机可根据设定路线自行耕作,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干活,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耕作效率。

 变高端:高新技术引领科学种田

 本届农博会突出了数字农业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在3号展厅,多家参展企业围绕数字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现场进行“吉农云”“豆业云”“数字乡村”等数字化平台的展演展示,展现数字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应用与创新。

 在吉林省汉安益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展示台前,工作人员打开屏幕上的地图,点击具体县乡位置,当地耕地土壤墒情、土壤成分、气象状况等各种农业信息一目了然。该公司总经理于娜介绍,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将具体地块的农业信息汇总,专家分析后,为当地农民提供最科学的农业生产方案,最大限度保障粮食生产科学高效。

 手机、电脑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近年来,伴随5G通讯、遥感等技术发展,数字技术也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小塔子村就是数字农业技术的受益者。在小塔子村的永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该村各个地块的农业气象信息和农机作业情况。合作社利用当地政府提供的“吉农云”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农场”生产经营模式。

 “我们通过系统对耕作任务下达、农机调度、农机作业质量等进行管理,系统内还有专业的财务团队为我们服务,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经营成本。”该合作社负责人王大勇说。

 变值钱了:品牌化经营卖出好价

 走在长春农博会的品牌农业展厅,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包装精致、品牌亮眼,让人目不暇接。这里不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大米、鲜食玉米、杂粮杂豆等品牌农产品,正通过线上线下销售。

 吉林省位于世界“黄金水稻带”“黄金玉米带”,盛产高品质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过去农业企业和品牌“小而少”,好粮食卖不上好价钱。近年来随着品牌化经营理念不断深入,好粮卖好价,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本届农博会上,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公主岭市的120余种优质农产品在展馆里集中亮相。鲜食玉米、玉米面条、龙须茶等品牌农产品受到不少参观者青睐。

 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王小敏介绍,企业的鲜食玉米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已经卖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每穗玉米最高能卖到十几元,带动公主岭上千户农民增收。

 近年来,吉林省全力打造“吉字号”农产品品牌,带动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等快速成长,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记者 薛钦峰 长春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