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业科研“候鸟”南繁育种忙

立冬之后,重庆寒意萧瑟冬味愈浓,但在1600余公里外的海南,20℃以上的天气仿若春天。

 对水稻、玉米、辣椒、茄子等夏季作物来说,这是生长的最佳温度。因此,这也是海南南繁最忙碌的时节,无数农业科研“候鸟”从天南海北“飞”到这里,争取让育种材料多种上一季,缩短育种周期,让优秀的新品种更快诞生。

 12月14日,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育种基地位于此地。身穿蓝色大褂的董昕博士一大早就出现在玉米地里,和同事一起为育种材料授粉、套袋。

 早在上月初,董昕作为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第二批南繁成员抵达这里。他们带着2000多份育种材料而来,重点要开展抗穗粒腐病、耐高温干旱玉米新品种的材料创制以及杂交配组。

 “今年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对我们就是一个警示,也是未来育种的重点方向。海南是沙土,特别适合筛选耐旱的材料。”董昕说,早在2015年玉米所就开始搜集耐高温干旱的育种材料,今年有几个杂交组合在重庆夏季高温中表现突出,目前要在海南接受干旱考验。

 “最近正是授粉的阶段,过两天所长还要带大部队从云南赶来,争取在年前把这项工作做完!”董昕说。

 瞄准耐高温目标的还有市农科院特作所的水稻专家李经勇。水稻抽穗扬花季节的高温伏旱天气,一直是影响我市水稻产量、品质的最大不利因素。

 今年初,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特作所得到500余份耐高温伏旱的珍贵材料,并已配出两个优秀的杂交组合进入制种阶段。

 在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的育种基地,这两个“佼佼者”表现突出:植株较矮,抗倒伏能力强;粒形好看,商品率更高。

 “如果这一季进展顺利,明年就可以逐步推进多点实验以及区试,快的话3年后就能进行新品种审定了。”李经勇说。

 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的市农科院蔬菜所育种基地,也有好消息传出。

 在市农科院蔬菜所专家田时炳发回的照片里,基地里几个杂交组合近日开始进入挂果期,果型均匀、结实率高。

 “这是我们重点选育的大棚等设施用地专用的茄子品种,效果特别好。”田时炳说,大棚种植能拉长茄子供应期,但很难挂住果,“目前我们采用单性结实的育种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挂果率能达到平均水平。”

 丝瓜、南瓜、黄瓜、辣椒……在“候鸟”们陆续传回的照片里,阳光明媚的海南,蓝天白云下,作物正茁壮生长,孕育着种业振兴的希望。

 本报记者 栗园园  来源: 重庆日报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