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农业强区”展现好风景

宿城“农业强区”展现好风景

 沃野平畴上,小麦丰收在望;连栋大棚内,瓜果采摘正忙……芒种时节,宿迁市宿城区的广袤农村生机勃勃。作为全省“三农”占比最高的主城区,宿城区2021年12月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宿城区委书记陈伟表示,将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擎,持续实施“农业强区”战略,矢志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强筋壮骨

 滴灌、吊蔓、无土栽培……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依托大数据,运用智慧物联传输系统平台,全天候监控农作物生长,农业园综合效益达到传统种植的10倍以上。

 科技加持,宿城区现代农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全区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进高标准农业重大项目,推广高标准农业生产模式,现有高效农业25.6万亩、高标准农田31.2万亩,2000亩成方连片镇级生态农业产业园实现全覆盖。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研究院开放种子“育繁推”一体化研发体系,为区内3家种业企业提供科技育种服务。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5%,粮食单产超全国平均水平8%,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古黄河农业公园获授“中国农业公园”。

 宿城区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10多家科研院校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合作建成农业设施装备研究试验站,与省农科院合作遴选专职科技特派员建立“亚夫工作站”,与省农学会、省科协合作组建战略合作平台,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产业生态圈”。目前,全区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余项,培育果蔬新品种76个,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岩棉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分段施肥等技术国内领先。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

 “曾经这里垃圾遍地、臭水难闻;现在到处花红草绿,村里还开办民宿和农家乐,日子过得舒心!”见证家乡巨变,耿车镇刘圩村村民王一山难掩激动之情。

 甩掉“垃圾村”帽子的刘圩村,近年来先后获得省传统村落、省特色田园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从挥别“耿车味”迎来“耿车绿”,到“镇当市建”扮靓中心城区西大门,耿车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依托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金字招牌及多肉小镇品牌,打造集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新时代“耿车模式”注入新内涵。

 打造“让城市更加向往”的美丽乡村,宿城区统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空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100%,创成美丽宜居村庄48个。同时,该区将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乡村、高品质农房项目等“串点成线连片”,突出“农业+旅游+文化+电商平台”融合,累计实施农房项目32个,改善1.6万户群众住房条件,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增收致富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是基本。宿城区不断放大“耿车多肉”“洋北西瓜”“罗圩香茄”等农产品品牌优势,推动标准化果蔬拓链延链,形成以种源农业为基础、绿色果蔬为特色的产业结构,成为长三角优质“菜篮子”“果盘子”保供基地。

 走进王官集镇唐圩社区,一侧是白墙黛瓦的新改建农房,一侧是长势良好的数百亩果园,水果深加工项目火热推进。社区以“三产融合”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产业园建设智能连栋温室大棚30万平方米,栽种油桃、冬枣、无花果、草莓等20余种中高档水果;引进多条食品加工生产线,建设8000平方米无尘净化车间。”唐圩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先兵说,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将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0余人。

 推进农业产业链价值向中高端跃升,宿城区强化平台建设、引导主体聚集,以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区食品产业园为载体,秉承入园抱团发展思路,全力开展“以园招商”,为绿色食品加工类企业提供载体;打造宿迁农特优品直销中心,做群众满意的家门口仓储直销生活商超。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配套,蔡集镇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打造以高端度假为主、 观光并重的一站式复合型农文旅景区。今年开园以来,度假区火爆“出圈”,带动周边休闲农业、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牛角社区居民袁杰利用自家房屋开了一家餐馆,“五一”假期每日营业额近万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宿城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画卷愈发壮美。(朱文军 陆宁 焦尉)来源: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