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集中农机装备“研产推用”多方力量,加大短板机具研发攻关,着力解决丘陵山区和特色产业机械供需矛盾,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2022年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1.2%,较2018年提升8个百分点,为建设农业强省提供了农机装备支撑。

  全省把农机装备研发工作纳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搭建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中心,以三牛、铸陇、奥凯等企业为骨干的农机装备研发创新“一中心六基地”平台,设立省级专项,4年累计投入1.5亿元,开展关键薄弱环节农机装备技术攻关和研发推广。探索建立“企业+科研院校+推广部门+应用主体”共同参与的短板农机产业化推进模式,坚持边研发改进、边试验熟化、边示范推广,构建起技术方案、样机生产、问题反馈、改进优化、示范推广等全链条研发创新机制,成功研制玉米去雄、中药材移栽收获等短板机具69种。针对省内农机制造企业规模小的现状,加大与省外优势企业的合作,联合研发出藜麦联合收获机、履带式马铃薯收获机等农机新产品10余种。

  同时,建立省级农机化技术推广包抓联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农机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建立省级农机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基地80个,引进新机具680多台,举办现场演示观摩活动126场次,宣传培训15万人次。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导向作用,加大对急需农机具倾斜支持力度,对丘陵山地机械实行应补尽补并提高补贴测算标准,近4年,全省补贴推广马铃薯、中药材、蔬菜、林果等特色产业所需机械2.5万台(套),丘陵山区紧缺机具补贴占比接近35%。持续培育壮大农机经营服务主体,实施“一乡一社”建设试点和强主体强装备“双强”行动,扶持农机合作社1600多个,推广新型适用农机具1.6万多台,新增机械化作业面积400多万亩,各类农机经营主体已成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主力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燕茹 冯宝强)来源:甘肃日报
  • 市场大户

张秀芳

主营:水产 禽类 各种中高档海鲜产品、鸡鸭鹅分割制品

李晓明

主营:佛教用品专卖 艺术简介中国华夏文化系列收藏——冀东雕刻艺术家:李晓明收藏编号:O

文德新

主营:蔬菜

李玉元

主营:代购代销荷兰豆、韭菜、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莴笋

彭云林

主营:鳊鱼(武昌鱼)、白鲢、花鲢、草鱼(鲩鱼)和淹制成品青鱼干。
  • 农民经纪人

姜洪太

主营:禽蛋购销

玉田县环宇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营:中甘甘蓝-铁头包菜-北京三号白菜-秋绿60-黄心白菜-荷兰土豆-早大白马铃薯-长

殷爱林

主营:禽蛋购销

共青城供销社

主营:果品 畜牧 水产

薛立俊

主营:禽蛋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