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举措护航牦牛产业发展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制定的《促进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已正式印发。《措施》有效期持续5年,将从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稳产提质激励等7个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为牦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四川牧区乡村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以牦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川西北牧区,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区,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措施》明确,大力推进牦牛养殖方式转型升级,重点开展牦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推广“放牧+补饲”“牧繁农育”等养殖方式,支持牦牛夏秋牧场放牧、冬春牧场舍饲(或半舍饲)和四季集中快速育肥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棚圈、贮草棚、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牦牛出栏率和商品率。
 《措施》将支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九龙牦牛、麦洼牦牛、木里牦牛等优势地方品种保护和推广力度,重点支持核心种群能繁母牛扩群增量、优良种畜供种能力提升、异地(跨县、跨州或省外)种公牛引进以及开展牦牛人工授精等。
 《措施》明确,将支持产业经营方式转变,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民”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牧区分户放牧向农民合作社、集体牧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方式转变。同时,推动发展牦牛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牦牛屠宰及精深加工,重点培育特色牦牛产品,实现养殖、加工、营销、品牌一体化建设,多措并举提升牦牛产品附加值。坚持藏肉(奶)于草,加强卧圈种草、优质饲草基地和打贮草基地建设,提高优质饲草生产供应能力;加快构建中央、省、市(州)、县财政支持,牦牛保险承保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多层级、多主体”的防灾减灾体系,将牦牛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措施》也聚焦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两个重点领域并予以支持,筑牢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基础。
 为降低牧民发展牦牛产业投入,引导激励牧民改良品种,《措施》强调要实施稳产提质激励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牦牛能繁母牛的农户和养殖场,省级财政按照300元/头的标准给予激励,稳定基础产能,提升品质。
 此外,《措施》还要求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实施牦牛产业集群、畜牧高质量发展、生产设施条件改善、越冬饲草料补助、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加大对牦牛产业发展的倾斜支持力度。作者:裴玉松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 农业合作社

淳安千岛湖愚园水果专业合作社

介绍:富硒翠冠梨、富硒水果、富硒梨、富硒葡萄、富硒枇杷、富硒黑木耳、富硒山核桃、富硒猕

河北省安平县曹庄山药批发基地

介绍:主营:白山药 麻山药 小白嘴 山药,山药种,山药苗
  • 市场大户

唐建龙

主营:代购代销茄子、韭菜、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洋白菜、莴笋、香菜、

武香玉

主营:水产、副食

孟庆文

主营:豆角、冬瓜、苦瓜、青椒

褚中平

主营:小水产品加工外调

兰朝亮

主营:牛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