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 张玉玺
近期国内某些食品的价格出现了高于常年价格的现象,这些食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各级政府花了很大精力来抓平抑物价的工作,收到了可喜的成效。其实,对于国内某些食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人们大可不必过分紧张,因为这类消费品价格上涨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
前不久曾有消息报导,美国食品类消费价格1年来(06.6-07.6)上涨了4.1%,其中鸡蛋上涨了19.5%;粮食11.5%;牛奶14.5%。
这种食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现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同样存在,只不过上涨明显的品种和幅度各有各的不同。
一些经济工作者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
一、石油价格上涨
自从伊战以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上涨速度和幅度是触目惊心的,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人们大力开发替代能源,一些人把目光盯在了生物能源上,成功地开发了用玉米提炼乙醇的工业化生产,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玉米价格的上涨,玉米价格上涨后,带动了饲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增大了养殖业的成本,抬高了动物类制品如肉制品的价格.
玉米价格上涨后,一些大豆生产国的农民不种大豆而改种玉米,又引发了大豆减产,导致食用油价格的上涨。
其次,是石油价格上涨后,使得某些在制造和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石油的农药和化肥价格上涨,加大了种植业的成本,拉高了植物类食品的价格。
第三,是运输成本在食品中所占的比重加大。比如从河北承德围场满族自治县向北京新发地市场运送大白菜,05年时,运费为0.08元/斤,07年时为0.12元/斤,当地白菜的收购价为0.08元/斤,运到市场批发价为0.25元/斤,运费上涨的0.04元/斤,占了销售价格的16%,而运费上涨对多数工业品价格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如果同样运送笔记本电脑,每台运费既使上涨10元,其在销售价格中所占的比重恐怕也不足1%。运输费用在食品价格上的表现要比在工业品上的表现明显。
二、全球气候变暖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同样也困扰着我国,在国内某些地区,降水在逐年减少,一些地区土壤荒漠化现象日益加剧,而另一些地区连年遭受暴雨的袭击或长时间阴雨绵绵,极大地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有数据显示,近几年,台风袭击我国的次数明显减少,但每次台风所造成的破坏力却是以前无法比拟的,在我国的台湾省,台风过后,香菜的价格涨到了600-700新台币/1kg,约合人民币75-85元/斤;一颗圆白菜卖到20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0元,天灾人祸,弄得台湾百姓怨声载道。当然这与扁当局的贪腐有相当大的关系,但也说明台风的破坏力是巨大的。近几年的台风,生成突然,移动迅速,威力巨大,后果严重。每次登陆,受灾人口常有百万之众。我国大陆地区近两年也经历了台风袭击之苦,由于各级政府防范有力,救灾及时、有效,对人们的生活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全球气候变暖确实使台风的破坏力加大了,灾害性天气的破坏力加大了。
在人们没有认识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之前,场大风吹过,树上正在生长的果子落了地,风过后,树木还在生长,但己经无果可摘了;连日的阴雨过后,地上的秧苗烂了根,雨过天晴后,地还是那么肥沃,但人们可能丢失了一茬收成。它不同于工业生产,风灾水灾过后,生产能恢复和延续,原有的制成品、在制品都可以继续加工、包装出厂,而落在地上的果子不可能继续生长,前期的劳动化为乌有,后期的收获要待来年了。
有关专业也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气温每升高一度,土地水份蒸发量增加7%左右,农产品将减产5%左右。
由于我国的经济己经融入世界,国内经济已经溶为一体,当局部地区受灾后,那里所种植的农作物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灾区就有可能从生产区变为消费区,如果当地曾是某种农产品的主产区,那么由于该地域某种或某些农作物的减产或绝收所带来的影响就有可能波及更广大的范围,形成某种作物出现结构性的紧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后果,反映在农业生产上要比其他行业明显得多。
三、农业生产的"两只手"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他的经济理论是说要减少政府的人为干予,靠市场调节,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社会的经济活动就可以正常运行。他的理论对早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确实发挥了作用,使得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得很快,他因此还获得了英国女王授与的爵位。但到了1929-1931年,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相继爆发了经济危机,人们开始对这种理沦进行反思,认识到只靠那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是不行的,还要有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引导才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政府的宏观调控。
象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底子很薄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很大,农业生产又是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农业生产并没有发展到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再加上我们市场经济发展得并不充分,因此,农业生产既需要依靠市场调节,也迫切需要专业部门的指导。
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是愿意有人来指导生产的,有的地区主管部门也曾尝试过指导农民安排生产,但常常费力不讨好,有过这样的报导,一个县根据自己所处的区域及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曾动员农民多种西红柿,结果,当年种西红柿的农户都挣了钱,没种西红柿的则追悔莫及;第二年,种西红柿不用动员了,家家都种上了西红柿,结果市场出现了饱和,农户的西红柿卖不出去,一急之下,把西红柿堆到了县政府大院.这样的事情也在另外一些地方出现过,事情发展的结果是当地政府再也不敢指导种植品种了。
一段时间以来,农业生产常常表现出"逢多必少"、"逢高必低"的市场调节规律。05、06年,种大蒜的农户挣了钱,当时大蒜价格一度达到了2.8-3元/斤,O7年大蒜的种埴面积和产量都超过了历年,结果又恰逢外贸受阻,所产的大蒜都挤在了国内市场,以致规格在6.5cm(蒜头直径)以上、经过冷冻或激光处理的最好的大蒜,批发价仅为0.56-0.65元/斤(11月15日价);与此相仿的是洋葱,去年售价也比较高,与现在相比,价格起码高出近2倍,而今年在产地,地头的收购价曾一度低至0.03-0.O5元/斤。这样一来就产生了隐患,因为今年种大蒜、种洋葱的农户赔了钱,明年还敢种吗?如果明年不种了或是大面积减少了种植量,明年大蒜洋葱是否又如同今年大白菜一样,出现结构性短缺。
今年大葱也比较缺,缺的原因是前两年葱价低,农民朋友在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调整了种植结构,减少了大葱的种植面积,也有山东省在6-7月份降水过大,影响大葱栽种的原因。这种结构性的短缺,既有天气的原因,也有市场调节失当的原因,那么,当一种产品供大于求时,要提醒农户适当减产,一种商品供小于求时,要提醒农户适当增产,减产或增产多少是"适当",现在还没人说得清,也没人敢说。减多了,对不起消费者,增多了,对不起农民。
前不久,有人斗胆曾尝试对大蒜减产提出建议,在外贸不畅的情况下,明年应减产1/4-1/6,价格就可比今年上升50%,到时候一旦出口增加,又可能造成市场价格涨幅过大;或是外贸状况进一步萎缩,蒜价连续低迷,都会左右为难。因为后期发展过程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不确定的因素、尚未被人们认知的因素还有许多,或说不可预见的因素并没有被人们完全掌握,仍有盲人摸象的威觉,只能算是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之前,对某些品种的上市规律或生产规律不妨也来个抓大放小,先从大宗的、影响面大的产品入手,认真研究它的内在规律性,事先做出预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大起大伏,价格的忽高忽低,短时间内的结构性短缺的现象。也该有些部门或人士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尝试一下。
目前某些食品类价格上涨,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国际上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实践,人们目前不必过分担心某些食品类价格上涨的现象,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健康的,某些食品短缺的现象在下个生产周期内会很快得到缓解和消除的。 (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