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我们张北的历史也同样久远。有史记载,约四千年前,张北这一带已有人类活动,当时属于新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的接触期。
从商朝到唐朝以至五代十国时期,我们把它做为一个阶段,当然,当时它并不叫做张北,名字在不断更迭。
这段时期,张北一带先后出现过17个游牧的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有鬼方、无终、东胡、匈奴、乌桓、柔然、鲜卑等族。他们互为雄长,也就是哪个部落势力强,哪个部落便把这一带踞为自己的地盘,作为他们的游牧草场。所踞年代长短,以势力强弱而定,弱肉强食是典型的特征。
比如,在商朝和周朝期间,中原在经历妲姬祸国、大行周礼、诸子百家之时,而我们这里也相继被鬼方、无终、东胡等少数民族部落所盘踞。直到公元前279年,时为春秋战国时期,距此最近的燕国派大将秦开率军收复此地。把它划归为北燕上谷郡的辖地之内,即今天的宣化一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就在六年后的公元前215年他派大将蒙恬率大军北上打击匈奴势力。这一带遂归属大秦国,等到秦二世暴政,秦朝衰败,楚汉相争,这一带又没有了内地政府管辖。匈奴人乘机杀回来占据为其游牧之地。
等到西汉时期,大概是在公元前110年,又掘起了一个叫做乌桓的少数民族部落,占据了这一带。到了东汉时期即公元49年,又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鲜卑族把这一带做为他们生长繁衍的家园。直到后来,柔然、突厥、契丹等部落相继称雄于张北一带。
千年历史一瞬间,很快就到了公元九百多年了,当时是辽代,这里隶属辽西京道管辖,就是北京这一带,号称圣州。这又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我们把辽、金、元、明、清做为一个发展纪元,来分别阐述。
在辽代这里称圣州,当然不仅指张北这一带。而在大金统治时期,这一带也相继发生了变化,统治者开始在此设立县制,称为柔远县。直到1211年仍为蒙古势力范围。
到南宋时期,这里是蒙古国的抚州府,后改为隆兴府,直到1267年元朝时期,又将隆兴府改为隆兴路。就像现在的由县一级改为了市一级的政府,提高了它的地位,而张北一带又由柔远县改叫高原县。
在元朝时,就在张北馒头营乡的白城子一带建立了元中都。当时的统治者嫌隆兴路级别太高,改路为府,后又隆格为源州,撒销了高原县制。并在白城子一带设置了开宁路,开宁县,中都留守司。这一带又叫开宁县,直到1312年左右,改开宁路为兴和路。“兴和城”这个名字我们有许多人都熟知也才确立。
历史迈入明朝的时候,在朱元章统治的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在兴和城设置了政府机构“兴和府”,直接隶属于北平布政司管辖。到明洪武三十年,即十四世纪末叶,此地又改名为“兴和守御千户所”,为地方级政府部门。到永乐元年,即1403年,“千户所”又直属于后军都督府,也就是今天宣化一带管理。这与公元前219年又一致了,当时宣化一带称上谷郡。
到了宣德五年,即公元1430年,千户所又改由万全县设立的都指挥使司所管辖。到宣德二十年后,明朝势力衰落,蒙古鞑靼部落乘机强占入驻,把这里变为其游牧草场。而在明崇祯五年时,这里又被掘起的后金国掠夺而去。所以我们说张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来源: 张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