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是南美农产品(18.70,0.00,0.00%)集中上市的季节,国际农产品市场供应上升,加剧市场回落幅度。在种植面积和天气炒作下,大豆、菜籽油和玉米存在阶段性做多机会。但在新季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预期下,白糖、棉花高位风险加剧,采取阶段性抛空策略或是较佳选择。
二季度是南美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季节,在南美大豆、玉米、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上市时期,国际农产品市场供应压力增加,农产品价格往往处于季节性下滑的周期;国内宏观经济进入紧缩周期也给农产品市场带来压力,农产品市场整体面临一定回落下调需求。
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减少,豆类有望保持相对强势走势,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小幅增加,库存紧张局面导致供应形势依然偏紧。棉花、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白糖、棉花期货市场延续近期远弱格局,但新季产量增加预期导致远月价格大幅下落。
巴西大豆产量普遍预计超过7000万吨以上,创造历史记录高位,表明2009年三季度开始的拉尼娜天气对南美大豆产量影响较小,阿根廷大豆减产的幅度也不及预期,产量也将达到5000万吨,市场存在削减天气风险升水的需求。
南美大豆、玉米3到5月份陆续上市,预计大豆供需格局将向宽松方向发展,南美大豆、玉米作物收获上市,国际大豆、玉米具备季节性下滑的周期性。当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就一直处于交投清淡状态中,企业整体库存水平相对较高,豆粕价格呈现弱势下滑局面。
二季度是我国豆油消费淡季,加上二季度南美大豆上市,豆油市场供应充裕,价格上行压力比较大,菜籽油与豆油价差后期有望拉大将会抑制豆油价格上涨。二季度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会呈现恢复性增长,虽然出口也呈现增加,短期内国内棕榈油价格由于港口库存高企而承压,但是随着5、6月份天气转暖,棕榈油消费旺季启动,棕榈油价格有望再次走强。
国内糖市自从08/09榨季开始,已经连续三个榨季减产,根据我国糖市3年一个周期运行的特征来看,2011/2012榨季,糖市预计将进入增产周期,2010/2011榨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已达到2548万亩,高糖价促使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增,如新榨季扩种面积大幅增加,天气顺畅下糖市将正式步入增产周期,高糖价将难以维持。
进入4月份后,巴西、澳大利亚等南半球产糖国将陆续拉开新榨季生产序幕,印度在国内食糖产量可能达到2500万吨,并且印度将扩大食糖的出口量,在此背景下糖价面临一定的下滑压力。国内白糖在11月份至第二年4月份是集中压榨供应期,二季度糖价也往往处于季节性下滑周期。
棉花连续两年上演不断攀高的行情,刺激本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其中美棉种植面积预期增长18.2%,产量可能达到425万吨,增6.6%。对于中国的种植面积,权威机构预计其增长的幅度是6.2%,达到8182万亩。
2010/2011年度国际棉花仍维持低库存状态,在今年秋季棉花收获入市前国际棉花出口供应仍偏紧,棉花近月合约仍然受到一定支撑。但受高棉价刺激,2011/2012年度北半球棉花种植面积将有所扩大,棉花产量有望超过去年产量,远月棉花价格具备下调需求。
天气方面,根据国际上主要的天气模型预测,在2011年二季度,热带太平洋(10.83,-0.36,-3.22%)海面温度逐步升高,2011年二季度4、5月份,中东海平面温度和气压指数将达到平均水平,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将上升到正常水平,拉尼娜气候现象有望终结,全球恶劣天气现象将减弱,比较利于农产品的生长。
为了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政府定期抛售大豆、玉米和小麦储备,国家对粮食作物的价格有较大的控制能力,中国政府大量抛售启动食用油定向销售,以保障食用油价格稳定和持续供应,发改委约谈食用油等企业限制涨价也对市场存在一定的打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