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耕地灌溉面积增至10.75亿亩

中国网12月30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农业灌溉事业快速发展,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相对完善的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10.75亿亩的耕地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为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贡献了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5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404立方米下降到347立方米,公斤以上,在农业灌溉用水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障了我国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稳步增加,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累计投入资金约2000亿元用于我国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建成从水源、骨干输配水渠系到田间的灌排工程体系。其中,“十四五”已累计实施1880多处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和190多处新建灌区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约2亿亩。

2024年,水利部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会同相关部门安排超千亿元中央资金,实施了1300多处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项目,完工后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7000多万亩。2023年以来,水利部启动两批46个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按照灌区建设时间、取水方式、作物种类等,分类制定水价,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现代化灌区。2022年底,水利部在全国遴选49处大中型灌区开展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目前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全国大中型灌区严格执行取水许可管理,依据灌溉制度和灌溉用水总量,科学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水利部结合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全面推进节水灌溉,灌区优化水量调度和水量调配,指导农户灌溉关键水和按合理定额、先进技术节水灌溉。截至2023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6亿多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

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重发,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水利系统充分利用大中型灌区灌排保障能力高的优势,做好抗旱保灌溉和农田防洪排涝减渍等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全力保障粮食安全。2024年6月,华北、黄淮等地发生局地旱情,黄河流域小浪底水库、海河流域岳城水库等加大下泄流量,保障下游灌区用水。高峰时,500余处大中型灌区抗旱保灌,确保了5700多万亩玉米等播种、出苗用水;7月,辽宁、湖南等地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灌区多措并举及时排水,减淹耕地1000多万亩。2024年,湖南粮食总产615亿斤,其中大中型灌区粮食总产占到全省的75.6%,再获丰收。来源:中国网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