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鱼肉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传统美味,承载着家家户户的团圆与喜庆。在今年古蔺人的餐桌上,一道特别的菜肴备受瞩目——肉质红润、细腻的虹鳟鱼,这道来自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养殖的“国产三文鱼”,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节日餐桌上的新宠。
在箭竹苗族乡大雄村连友农场,一大早,农场负责人白连友便开始忙碌起来,今天有人预约购买了虹鳟鱼,他需要提前捞鱼,通过冷链方式将鱼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
箭竹苗族乡位于群山之间,距离农场两百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的溶洞口,其内缓缓流出的溶洞水是活水,清澈见底,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水温都能保持在14℃。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等,溶洞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农场鱼池。
“虹鳟属于冷水鱼,比较娇气,它的生长对水质、水温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经过我们前期的不断考察,最终选择在箭竹苗族乡进行养殖。”据白连友介绍,得益于当地优质的冷水资源,自2018年开始虹鳟就在古蔺安了家,这也是目前为止,全市唯一适宜虹鳟养殖的地方。
虹鳟鱼作为冷水鱼中的佼佼者,其严苛的生长环境和精细的养殖过程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高品质。在养殖基地里,虹鳟鱼在清澈见底的冷水中自由生长,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也使得养殖出的虹鳟鱼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虹鳟鱼的口感相当好,肥而不腻,吃起来很爽口,营养价值也很高,现在很多人也慢慢认可了它的品质。”除了对养殖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外,养殖虹鳟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一条虹鳟从鱼苗长到能够食用最少需要两年时间,据白连友介绍,刚买回的虹鳟鱼苗只有五、六厘米长,一般情况下,两年时间鱼长到四、五斤就可以上市了,若想吃到最好的肉质,则需要养殖三年多时间,等长到七、八斤的时候才最好吃。
“2024年,虹鳟鱼销售量接近15000斤,今年开年以来,销售了2000多斤。这一销售成绩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将继续注重品质提升,争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虹鳟鱼养殖行列中来,共同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实现共同富裕。”冷水渔场负责人白连友说。
箭竹苗族乡的山与水,为冷水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有了订单,养殖户便增了底气。目前,箭竹苗族乡先后打造大雄村连友农场、蔓岭村卢家河冷水鱼庄、蔓岭村官仓坝养殖基地等10余个冷水鱼养殖基地,形成了“百亩高山冷水鱼养殖长廊”。
“以高山冷水鱼产业为代表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只是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切片,产业发展的画卷还在铺展。箭竹苗族乡不断健全‘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全产业链’思路做强方竹、茶叶、高山冷水鱼、道地中药材等农业产业。‘一村多业’‘多村一业’的发展局面逐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箭竹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跃勇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