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4个食用豆新品种测产获高产

2月20日至22日,在云南省澄江市食用豆科技特派团、云南省峨山县优质食用豆产业科技特派团以及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工作组)、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委会组织开展的食用豆作物现场观摩培训和田间测产活动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何玉华团队选育的4个蚕豆(豌豆)新品种展现出了不俗的产量和较高的产值。

 现场测产数据显示:澄江市右所镇沙河村连片种植的492亩蚕豆新品种“云豆4466”“云豆早6”“云豆早7”示范区鲜荚加权平均产量1676.7千克/亩(非示范区加权平均产量1178.6千克/亩),示范区较非示范区亩增产498.1千克,增产幅度42.3%,示范区较邻近非示范区亩新增产值1470.9元;峨山县大龙潭乡班德村连片种植的1032亩豌豆新品种“云豌118”示范区鲜荚加权平均产量1252.2千克/亩(非示范区加权平均产量728.4千克/亩),示范区较非示范区亩增产523.8千克,增产幅度71.9%,示范区较邻近非示范区亩新增产值4033.5元。

 云南是全国蚕豆、豌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区域。近年来,我省食用豆科技工作者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省科技特派团等平台(项目)为支撑,在食用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不断突破,构建了全国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的豌豆种质资源库,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蚕豆(豌豆)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转化应用,有力促进了我省食用豆产量增加、产值提高、产业发展,成为秋冬季节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云南省农科院豆类遗传育种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何玉华介绍,蚕豆新品种“云豆4466”荚长,籽粒多且饱满;“云豆早6”“云豆早7”生育期短,早熟,因上市早具有较好价格优势;鲜食豌豆新品种“云豌118”早熟,抗白粉病、枯萎病,适应性广,适合在我国南北方豌豆主产区种植。近年来,团队致力于引进筛选品质更好、能够产生更高经济效益的品种,集成创新“+蚕豆(豌豆)”高效种植模式进行推广,助力农民增收增产,不断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在“云豌118”示范田里,班德村党总支书记胡志军告诉记者:“‘云豌118’长势非常好,结荚多,单荚籽粒多数有8到9个,产量相当高,种得好的话产量可以达到1.8吨以上。这几天市场价每公斤在6.5元左右,算下来产值相当可观,农户们都争着种。我们将逐步用‘云豌118’全部替代原来种的老品种,让群众增加收入。”(云南日报记者 陈云芬)来源:云南日报
  • 农业合作社

江苏丰县首羡广源集团

介绍:我处位于江苏北部丰县,临山东金乡、鱼台的交界处,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洋葱生产基地,

曹庄白山药合作社

介绍:白山药, 俗称“小白嘴”, 口感细腻,营养价值高,纯绿色食品,无污染,自古就有“

河南洛阳新一代辣椒王合作社

介绍:新一代辣椒王4CM长 颜色好·辣度比一般小辣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