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大国粮仓,储粮守护舌尖幸福

探访我国首批5座9000吨级气膜粮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长沙直属库,只见方方正正的高大平房仓、圆柱体形状的浅圆仓里,粮食满仓,让人安全感满满。而在这些传统样式的粮仓附近,另一组“膀大腰圆、白白胖胖”的新型粮仓十分引人注目。

 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我国首批5座9000吨级气膜粮仓。它们高33米、内径24米,建成后的每座气膜仓都能储藏约9000吨粮食。按发展代数划分,这属于我国第四代新型粮仓。

 新型粮仓,新在哪里?

 戴上安全帽和口罩,穿过两道密封门,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粮仓内部,耳朵能明显感受到粮仓内外的气压差。“这就是气膜粮仓良好气密性的体现。”中储粮长沙直属库副总经理王耀武说。

 粮仓内部无梁无柱,几缕阳光从穹顶最高处的圆形孔洞射入,混凝土喷浆机正在进行内壁的施工。王耀武说,建成后,粮食将通过输送装置从顶部的圆洞进入粮仓,可以实现全程自动化,粮堆内分布的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粮食温度等信息的实时监控。

 项目建设施工方、中煤建设集团第六十八公司气膜粮仓项目负责人金峰介绍,相比传统粮仓,气膜粮仓最大的技术特色就是它特殊的多层结构。

 防水层的白色PVDF膜材,不仅能反射热量,还有很好的防水性能。里面的保温层,主要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导热系数远低于混凝土建材。而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则是内部的结构层,由钢筋混凝土打造。

 “这样就相当于给传统粮仓穿上了一件羽绒服和一件雨衣。”金峰形象地说,这样的结构可以让粮仓拥有优异的气密性能、保温隔热性能和防水性能,“根据测算,气膜粮仓的气密性达到国家高标准粮仓要求的6倍以上,保温隔热性能是传统浅圆仓的3倍以上。”

 粮食储藏过程中,为何如此看重气密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粮食也是会呼吸的。”王耀武解释道。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排放出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呼吸作用越旺盛,干物质的损耗和营养成分的分解就越多。

 “在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如果粮食储存不当,时间一长品质就可能出现明显下降。”王耀武进一步解释道。

 在中储粮长沙直属库,记者看到,每座仓房均配置了工业空调,在夏季高温时段能为粮仓防暑降温,确保出库粮食保质保鲜。据介绍,随着近年来科技储粮、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储粮湖南分公司辖区中央储备粮质量达标率和品质宜存率均得到大幅提升。

 “就像一台大冰柜,气膜粮仓的气密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越好,绿色储粮的效果也会更好。”王耀武介绍。

 气膜粮仓优点多,成本高不高、安全性有没有保证?

 金峰介绍,气膜粮仓建设初期,要先在外面“吹”起一层膜,相当于先把外层“皮肤”做好,“骨架”则全部在内部空间搭建。“有了气膜遮风挡雨,全天候都可以开工建设。目前来看,气膜粮仓综合造价与传统浅圆粮仓不相上下,但由于建设进度更快,节省了时间成本。”金峰说,在粮仓最为关注的防火性能方面,科研人员同样加入了“黑科技”——添加阻燃成分的材料,目前工程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了消防审核。

 据介绍,5座气膜粮仓预计于今年年底竣工,将为粮库新增4.5万吨仓容。“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依托科技赋能绿色储粮,不断引入新质生产力,推动粮食仓储领域的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中储粮湖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者:孙超 来源:人民日报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