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慧”农增收,托起种植户稳稳的幸福

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发展的十年来,种植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智慧农机被广泛应用,种植户们从原来的会种地到现在种好地,甚至“慧”种地,背后凝结的是宝坻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科技赋能发展智慧农业,农业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慧”农增收,种植户不断鼓起的“腰包”,就是幸福生活最大的底气。
从4月初开始,宝坻区的水稻育秧工作全面展开。在该区八门城镇的振兴禾苗培育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熟练地把水稻种子进行分批整理,随后将秧盘搬上流水线,准备覆土。
“我们对种子品种进行了更新,优质小站稻品种成为种植户们的首选,像U99、619,都很受欢迎。”振兴禾苗培育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方说。
近年来,天津以品牌强农为抓手,大力培育以小站稻为代表的经济作物,高质高产的特点让小站稻在广大种植户中大受欢迎。宝坻区作为全市小站稻主产区,今年种植面积预计达到47.8万亩。
在这47.8万亩小站稻中,有3000多亩出自邱金来经营的天津三缘宝地农业科技公司。
“真是不敢想啊,以前家里只有几亩地,哪想过能干成现在这样儿。”2015年,经过土地流转,邱金来所在的合作社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种植大户。
“之前本来只种水稻,后来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稻蟹混养。两样收入加起来,一亩地比以前多挣1000块钱呢!”如今的收入让邱金来乐开了颜。
3月底,扣蟹被放入温室暂养,到5月份水稻插秧工作开启时,也完成了第一次脱壳。等扣蟹被放入稻田,邱金来今年的“腰包”就有了盼头。
同样对今年收入充满期望的还有林亭口镇的大蒜种植户尹义。“六瓣红”大蒜播种时节,在尹义的种植基地里,往年几十个人并排弯腰栽蒜的场景并没有出现,而是多了两台神秘的机器:蒜种分瓣分种机和全自动大蒜播种机。
“种了二十几年地,从没有像现在这么轻松过。我们使用的全自动大蒜播种机可是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有了它,就不用人工栽蒜了,成本省去不少呢!”尹义看着蒜田里奔跑着的农机,语气里充满了轻快。
从体力活到技术活,智慧农机最给力。宝坻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全自动大蒜播种机安装上北斗导航系统后,上接卫星、下对田垄,播行端直、接行准确,不仅能提高播种效率,还为种植户省去了大部分成本。”
在采访过程中,尹义算了一笔账:今年种植的100亩“六瓣红”大蒜,放在往年至少得雇二十多人,忙上六七天。现在全自动播种机加上北斗导航这个“神器”,只要两三天就能种完,光人工成本就节省了5万元左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为此,宝坻区结合自身农业产业特色与生产需求,着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与经营方式、农田建设相融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智慧农机助力春耕,除了提到的全自动播种机,无人机、大数据等其他智慧化手段在田间地头的广泛应用,也让抢抓农时的春季农业生产底气十足。
十年来,宝坻区农业部门想种植户之所想,根据实际需求,派出农技专家下乡指导,将新的科技手段与种植理念送到种植户手中,并积极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让“慧”农真正“惠”农。
“家人们,看这颗圣女果的形状像不像花生?花生柿子的寓意是‘好事发生’。冲着这好寓意,赶紧下单啊!”“直播间今天可是备足了福利,就等大家来啦!”超市里包装好的圣女果在直播间里有了别样的风采。民盛种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白冠楠和宝坻融媒主播晓晨在温室大棚里,带着屏幕前的网友一同游览、采摘。满满的现场感和一波接一波的福利,让直播间的氛围十分活跃。当天直播间的点赞量高达4万多,订单量更是不停上涨。
这并不是白冠楠第一次在直播间里为自家的蔬果“代言”。“平时也会在直播平台上搞搞直播,也是为了给‘微店’增添点流量,争取多涨点粉丝,吸引更多的客户。”回忆起刚开始做蔬果的时候,白冠楠说:“种植品类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蔬菜为主,销售也只是靠老客户周期性订菜,我们给送。”
如今,民盛种养殖合作社有着300多个大棚,种植了20多种蔬果。蔬果种类增加了,产量也提高了,销售压力也随之而来。对此,民盛种养殖合作社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探索“互联网+农业”的新型销售模式。于是,合作社把店开到了网上,吸引了一批新的消费群体,“直播带货”也是越来越红火。
“线下”采摘季节性蔬果,“线上”售卖新鲜蔬果,双管齐下,民盛种养殖合作社的蔬果销量节节攀高。
拓展销售渠道,增强种植户发展后劲。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农村委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趋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消费。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新形式,线上线下相融合,帮助种植户打开销售渠道,为种植户增收延展出“新空间”。(吕兴龙、于晴)来源:中国网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