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长临河镇:生态园梨香丰收忙“甜蜜产业”促增收

盛夏时节,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临湖蓝天农业生态园迎来丰收季,此时梨园内,早已处处弥漫着梨子的香甜气息。7月24日,走进果园,一个个金灿灿、沉甸甸的果梨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果农们紧张忙碌地采摘、搬运、分拣、装箱,一片忙碌的喜悦心情。

据了解,2013年,该生态果园主理人方玲,她承包40多土地种植苗木花卉等树木好几年,因销售不畅,收入低,于2017年改良种植猕猴桃和翠玉梨品种,尤其是种植梨子获得了明显收益,随之,方玲将猕猴桃调优种植皇冠、翠玉、苏翠一号梨树品种。果园得益于科学化管理与良好天气的双重加持,种植的梨子的产量逐年提升。

谈起梨树种植,方玲打开了话匣子,“我家种植梨树已有8年了,在此期间,通过惠民政策支持、肥东县农广校学用贯通培训,使种植梨树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在果园管护上,先后引入先进的节水灌溉系统,推广绿色防控和果实套袋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果品外观和内在品质,更大幅减少农药使用,让梨子更生态、更安全、产量更高”。

在说到如何提高梨子品质时,方玲告诉记者,“我家梨园种植有皇冠、翠玉、苏翠一号3个品种。通过多年的技术改进,按照3棵主杆型梨树,因株距窄,又太密,并将中间一棵迁移,改为开心型,便于日光照射、通风通气,易生长,结出果子大口,果肉鲜嫩,香甜可口,甜度比普通梨高很多,梨园自7月迎来采摘,至8月上旬结束。目前每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收入达7000余元。”

几年来,方玲就是凭借这份“慢工出细活”的坚持,果梨闯出了一片市场天地,从最初10多亩试种梨子的果苗,到如今40多亩果园里的皇冠、翠玉、苏翠一号梨等相映成趣,已成为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

在果园管护上,方玲说:“我家果园均使用发酵莱籽饼、羊粪等有机肥料,滋养土壤也会变得疏松,全年追施有机肥二次,打枝、割草三四次,还在梨园里饲养10多只鹅,100多只鸡,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保证果梨得到充足养分生长”。

为了守住这份清甜,方玲“较真”种植好梨子果园的每个环节。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先后到舒城等地拜师学艺,同时又在网络上查看种植梨子的管理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方铃熟练地掌握了种植梨子的生产技术,收获满满。

瞧,这青枝绿叶果园里的梨树都修成“开伞”的模样,树高不超过2米,既通风透光,又方便游客采摘。方玲说:“每逢7月采梨季节,这里都会有不少客户、团建,还有商超店主慕名前来采购,日均采摘1500多斤。”

“我家住在附近,已在果园打工5年多了。”正在采摘梨子的王大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这份工作特别好,离家近,又能照顾到家庭,收入不错,老板待我们像家人一样,挺好的。”村民王冬云说。

面对丰收的硕果,销售是关键。方玲早已未雨绸缪,不再单纯依靠传统收购商。一方面,通过自主联系和社区帮忙与本市商超、水果店签订直供协议,确保稳定出货渠道;另一方面,她积极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通过线上销售方式,将新鲜采摘的梨子直接送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如今,这萦绕在肥东临湖蓝天农业生态园的梨子,醉人香甜,是汗水浇灌的丰收味道,是产业蓬勃的生机律动,更是方铃用勤劳双手,为青年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指明了方向。一颗颗饱满金黄的黄梨,不仅是解暑的佳品,更是点亮和美好乡村的“黄金果”,铺就了一条越走越宽的甜蜜振兴新路径。

文:汪兴

来源:肥东县委宣传部 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汪兴
  • 市场大户

卢山

主营:白萝卜、菠菜、花菜、黄瓜、蒜薹等各种蔬菜

程永志

主营:蔬菜

王玉芳

主营:螃蟹

祝双良

主营:各种壶装油、散装油系列

李峰

主营:水产 各种海鲜产品、鸡鸭鹅肉制品
  • 农民经纪人

平度市德诚饲料原料经营部

主营:饲料、有机肥原料出口及国内销售

许学江

主营:养鸡专业户

阎洪博

主营:禽蛋购销/巴斯夫预混料

共青城供销社

主营:果品 畜牧 水产

姜洪太

主营:禽蛋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