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首批“立体草莓”即将上市

眼下,位于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的立体草莓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一排排高架种植槽整齐排列,翠绿的草莓秧生长正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打老叶、除黄叶工作。作为大圩镇首家规模化立体草莓种植基地,这里融合多项现代农业技术,第一批“立体草莓”预计12月初就能抢“鲜”上市。



该基地是大圩镇依托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打造的“沈福新农人助农共富项目”,位于环圩西路与沈东路交口以南200米,总占地61亩,是目前大圩镇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草莓生产基地。项目于2024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9月,基地顺利完成第一批次草莓苗定植,为后续丰产丰收筑牢了坚实基础。如今,玻璃温室、联动薄膜温室及分拣仓储中心已全部投用,绿化等配套收尾工作正稳步推进。



走进基地的玻璃温室,草莓秧在栽培基质中茁壮成长。不同于传统地栽模式,这里采用立体无土栽培技术,以泥炭、椰糠、蛭石、珍珠岩混合缓释肥作为栽培基质,通过高架支撑、空中悬挂及升降式种植槽等多种形式,最大化利用空间资源。同时,园区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结合智能控制柜与手机远程操控功能,可精准调节温湿度、水分及养分供给,外侧设置的气象站还能实时采集风力、降雨量、光照等数据,为农事操作提供科学指导。



“立体栽培不仅解决了传统种植光照不均、病虫害多的问题,产量和品质也大幅提升。”沈福新农人助农共富草莓种植基地运营负责人张子硕介绍,相较于传统地栽3000斤左右的亩产量,立体种植亩产可达3500-4000斤,最高能突破5000斤,比传统模式增产50%以上,且烂果率显著降低。此外,整个基地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功能让管护“随时随地”。

据了解,基地种植的草莓品种丰富,包括红颜、红玉、香野等。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还引入了真红美玲、黑珍珠等特色黑草莓系列,将为市民带来独特的采摘体验。早熟品种预计12月初至12月中旬即可挂果,常规品种也将在12月底陆续成熟。

“我家本来就种草莓,这些活都熟!”来自大圩镇圩西村的李春秀一边麻利地剪除老叶,一边笑着说道,已经在基地工作十几天的她,提起这份工作满脸舒心:“上班路近,走路十分钟就到,一个月能挣五千多块钱补贴家用,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如今,像李大姐这样的周边农户,基地已吸纳近20人,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不仅如此,项目运营后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带来55余万元收益,成为带动乡村增收的“致富引擎”。

未来,基地将以“设施大棚+大田种植”为核心模式,打造特色草莓种植产业融合示范园,同时依托高架种植槽解放的下层空间开展研学活动,丰富“种植+采摘+研学”的经营业态,为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注入持续动力。(谢文君图/文)来源: 中国网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