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瞄准5大领域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

机收土豆,在北方大农场里早已司空见惯,但到了南方丘陵山区,却始终难以破题。今年春耕季,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上宅村的奕菡家庭农场,农场主朱伟杰明显感觉省工不少,关键就是实现了土豆机收。新冠肺炎疫情当下,保供压力大,有了“铁将军”助力,效率足足提升了60倍,每亩还可减少漏收破损近50斤。
 据了解,块茎类旱粮采收机是浙江省“双强”行动首批“尖兵计划”项目之一,由该省农机院联合企业产学研技术攻关。通过空间重构、动静嵌套,以及自动掘深控制等技术,在丘陵山区收获薯类时的运转通畅性和草蔓缠绕等问题得以突破,同时还解决了土壤黏重、潮湿、板结状况下的机收难题。由此,土豆基本可实现全程机械化,每亩至少省下600元成本。
 去年8月,浙江召开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式启动以机械强农、科技强农为内涵的农业“双强”行动。仅半年多时间,浙江统筹新增资金超40亿元,实施科技协作攻关项目115项、产业技术推广项目326项,研制推出30余种农机新产品,块茎类旱粮采收机便是其中之一。
 开好局后,如何进一步深化?今年,浙江将农业“双强”行动定为大抓落实、全面攻坚之年。立足新形势,新的农业“双强”行动工作专班宣告成立,旨在强化统筹整合联动、跨界打通融合、扁平一体高效推进,成员囊括了农业农村、科技、自然资源等多个省级部门,以及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并配套了科技攻关组、农机研制推广应用组、用地保障组等8个功能组。
 具体该怎么抓?对此,浙江前期已聚焦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农业标准地改革、重点突破试点项目攻坚等5大领域,梳理出重点任务清单和10个重点突破试点县项目。尤其是后者,将通过“当地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多跨协同模式,推动农业科技应用、全程机械化实现快速突破。
 据介绍,今年,浙江共安排省级补助资金超4.4亿元,将累计实施194个农业“双强”项目,并逐步建立起与用地指标、涉农资金安排“双挂钩”的“赛马”激励机制。为此,省级安排1000亩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年度考评前列的县(市、区)。 来源: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朱海洋
  • 农民经纪人

阎洪博

主营:禽蛋购销/巴斯夫预混料

玉田县环宇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营:中甘甘蓝-铁头包菜-北京三号白菜-秋绿60-黄心白菜-荷兰土豆-早大白马铃薯-长

殷保顺

主营:鸡蛋

平度市德诚饲料原料经营部

主营:饲料、有机肥原料出口及国内销售

共青城供销社

主营:果品 畜牧 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