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各地农民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阳山镇桃农杨文兴对今年的丰收感受深刻:“今年疫情反复,原以为桃子难卖,但政府应对有力,物流未断,我们七、八两月加大了市域外销售力度,我一亩桃田收入2.5万元,比去年还多了20%。”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和部分农业产业园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我市粮、菜、果、茶等行业都展现了增长势头,仅小麦总产量就达17.81万吨,为近三年来最高,水蜜桃、葡萄销售收入预计增长12%以上。
“近几年,着眼于‘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粮食生产步入‘春天’,今年克服了疫情和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水稻长势不错。”宜兴杨巷镇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史俊伟说。对有3万亩水稻田的杨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而言,今年“春意”更浓:上半年通过整田平地、小田变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余亩,至年底,这里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近2万亩。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土地租金较整治前上涨了10%左右,远超周边地区,原因是排灌设施以及道路、 等设施更优,田块平整,更利于机械化操作,田间管理效能更高。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让这里水稻育、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生产的能效大大增加,预计年底水稻产量可增加5%。
市农业农村局信息显示,今年全市要建高标准农田7.75万亩,较去年增长1倍多,当前已完成建设4.51万亩。预计全年粮食面积可达130.92万亩,同比增9.03%。至年底,全市粮食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可达97%。
杨文兴种的水蜜桃树有四五米高,树下可站人,而一般水蜜桃树高度只有2米左右。“我这是宜机化改造后的桃田,今年打药、施肥、除草都是机械化运作,省工,比传统方式更精准,再加上树高、透光,今年桃子水分足、甜度高。”他说。科技种桃,使他的桃子销售收益比一般桃农要高约5%。近年来,阳山其他桃农纷纷跟随他逐步淘汰老桃树、改种高杆桃树,并将化肥改为菜饼等有机肥,将农药改为迷香丝、性诱剂等生物农药,水蜜桃品质明显提升。
尽管今年3月起疫情多次反复,7月起连续高温、干旱,杨文兴等桃农种桃、卖桃信心并未降低。“3月,镇桃农协会就召集大户商讨疫情下生产对策,我们与多家电商联系拓宽了网络销售、向周边城市商超拓展销售渠道。干旱时全市加强调水引流,我们桃树灌溉不缺水……”杨文兴道出原因。政府面对疫情、灾情及时应对,让他们得以沉下心开展科技种桃。
市农业农村局人士介绍,今年以来,“菜篮子”生产供给也很“抢眼”,疫情期间地产蔬菜日上市量基本达100吨至300吨,菜农还积极在换季等节点抢种蔬菜1.5万亩,保障了市民吃菜需求。全市生猪产能稳中有增,地产和域外协议能繁母猪存栏达2.33万头。“今年的丰收着实不易,其背后,是全市各级通力合作对疫情、灾情的有效应对,是多年来未曾放慢脚步的农业园区化、科技化发展。”(朱雪霞)来源: 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