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国现代化蓝图中令人向往的三农画卷,这是古老乡土大地上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并对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怎样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从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论断,我们一路走来,重农目标一以贯之,强农路径愈发清晰,三农前景愈加广阔,终于走到了这个重要时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可触及。
目标是指引前进的灯塔。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先得明确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
这个目标首先应该符合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具有全球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要做到供给保障强,能够立足本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以稳定安全的农业供给为国家发展夯实根基;科技装备强,有高水平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较高;经营体系强,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把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产业韧性强,农业产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较高;竞争能力强,不仅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还有较强的规则制定权、产品定价权、资源掌控权。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才称得上农业强国。
而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国的国土面积、资源禀赋等条件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大资本大农场的欧美模式,也不像东欧、南美一些国家有那样大的平原,更没法套用日韩这样人口与土地规模国家的发展经验。大国小农、人口众多、资源不均、农民大国、农业古国,这些因素让中国的农业强国建设没有先例可循,但也给我们打开了建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会之窗。中国的现代化只能是中国式的,也必须是中国式的,中国的农业强国建设也不例外。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首先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一定是全面贯彻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粮食安全方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而从农业强国的新要求新任务出发,还要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关键要依托双层经营体制走好适度之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小农数量众多,要充分发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优势,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适度”,既要瞄准农业提质增效要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效率和效益,又要兼顾2亿多小农户发展需求,广泛开展面向小农的社会化服务,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他们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要以农业生态低碳发展为持续动力。绿色是农业底色,生态是农业底盘,生态低碳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我国农业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约束仍然趋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着力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摒弃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思路,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努力实现农业生产、乡村生态、农民生活的良性循环,让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亮色,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以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的内在肌理。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要依托农耕文明的深厚“家底”。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是我们建设农业强国不可多得的历史馈赠和宝贵财富,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价值依归。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应善于从农耕文明中汲取养分,同时又要通过建设农业强国赓续农耕文明,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润泽乡土大地,实现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建设形神兼备的和美乡村。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重点在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农业强国的建设主体,更应成为农强国强的主要受益者。当前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农民农村还是短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明显,要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决定了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摆在突出的位置,加快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着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早日过上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生活。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需要靠我们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用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接续奋斗,不懈前行,书写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新篇章。(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