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春耕、夏管、秋收,黑龙江经受住了困难和考验,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耕、精细化田管和全过程防灾减灾,同时战胜了局地发生疫情、农资价格上涨、局地旱涝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
国家统计局12月6日发布公告,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26.95万亩,比去年增加169.35万亩;黑龙江省粮食产量1573.54亿斤,比去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端牢“中国饭碗”,如何从“丰收在地”实现“丰收到手”?
守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农业发展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的粮食生产先后登上300亿斤、500亿斤、1000亿斤、1500亿斤台阶,全国人民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这里。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进入秋收季,黑龙江全力克服各种影响,抢收快收,颗粒归仓,再次将丰收图景定格在龙江黑土地上。
8月16日,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2.09万亩小麦收获全面告捷;
8月29日,北大荒水稻“第一镰”在江川农场开割;
10月16日,北大荒农垦集团粮食作物收获全面告捷;
10月26日,黑龙江省水稻、大豆收获基本完成,玉米收获面积占比超90%;
……
这是黑龙江的秋收速度!10月以来,黑龙江省各地克服疫情影响,抢收快收、加快整地,全面提升全省机械收获能力,秋收期间全省共统筹调度跨区作业机具7300多台(套)。机收过后,还组织人力加强捡拾,减少田间损失。
颗粒归仓抢秋收,让一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1573.54亿斤的“十八连丰”!
数字喜人,最终还是要让广大农民“丰收在手”。眼下,在全省各大粮贸公司厂区,烘干机组正在紧张作业,传送带源源不断地向烘干箱内输送粮食作物,颗粒饱满的粮食绘出了一张张丰收笑脸。秋收期间,黑龙江省组织具有烘干能力的收储企业,早收粮、早烘干,并开展代烘、代储、代保管。组织粮食加工企业早开秤、早收购、早加工。来自黑龙江省粮食局的消息,截至10月31日,全省入统企业累计收购新粮138.8亿斤,同比增长53.2亿斤。
实现粮食“颗粒归仓”,离不开专家“支招”。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秋收期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大秋收生产指导服务力度,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12个工作组,包片指导秋收生产,各地也都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和督导组,为抓好秋收工作提供了精准指导和服务。
从种到收,科技赋能“能”在哪儿?
近年来,黑龙江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向农业科技创新要产量、要品质、要效益,围绕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高质高效,破解了一批关键性技术瓶颈,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农业绿色实用技术,创建了一批高产高效攻关典型。
黑龙江“十八连丰”的背后,反映出全省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
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推动农业科技协同攻关。黑河是“中国大豆之乡”、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黑河大豆的大豆异黄酮、卵磷脂等多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具有规模化、均质化、产业化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黑河市积极开展食用功能性品种选育、绿色高产高效和大豆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等课题攻关,大豆单产水平和品质不断提升,万亩高产攻关示范方平均单产达167.2公斤/亩,高于全市大豆平均单产9%,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市。
当“丰收”与“科技”相遇,黑龙江农业发展迎来别样生命力。据了解,省农业农村部门整合全省农业科技资源,以优势农产品为主线,建设了水稻、玉米、大豆等26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聘请26名首席专家牵头,采取“任务清单+攻关小组”模式,在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轻简栽培等领域,破解“卡脖子”技术135项。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黑龙江在打好种业翻身仗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今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品种334个,布局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6个,争取在五大连池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大豆种业产业园,这也是东北三省首个种业产业园。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亦离不开高素质农民队伍。黑龙江重点围绕备耕春耕、夏季田管、防灾减灾、秋收减损等方面,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创设了农业科技培训大讲堂系列节目,开展农民普及性培训286.8万人次,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人。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如何一起“管”?
产粮于地,地为粮基。如何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秸秆就是黑土地保护最直接、最有效的“武器”,是给黑土地“治病”的一剂天然“良药”。
“我们今年引进了30台(套)双轴灭茬机,提高了灭茬效果,使玉米秸秆更加细碎,抛洒更加均匀,为玉米秸秆碎混还田奠定了基础。”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徐立龙说。
实现秸秆有效利用,除了可以碎混还田,还能够实现“组团”还田。在尖山农场的田间地头,几位种植户正在为秸秆“打捆”,把“秸秆捆——土——秸秆捆”相互交替摆放,再逐层压实,最后预留50厘米用于铺设黑土。“这是利用秸秆打捆还田有效‘治愈’冲刷沟的方法。”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付余仁说,多层秸秆捆能让大部分雨水渗透到耕层以下,实现“上渗下流、水流土不流”,能够高效恢复冲刷沟所在位置耕地的粮食生产功能。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庞海涛表示,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资源、综合施策,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质量等级3.46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层厚度平均24厘米,其中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地块平均达到30厘米以上。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青龙山灌区工程在亚洲大型灌区中位居第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大提水灌溉的大型灌区。灌区覆盖黑龙江垦区的青龙山、七星、浓江、创业等9个农场,以及同江市、富锦市部分乡镇的32个行政村屯,灌溉面积达561万亩。
“据测算,江水比地下水水温高10摄氏度左右,用江水灌溉的稻田,水温和地温都高了,水稻缓苗也就快了,同时,江水里的有机质含量非常高,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充足,这样就能保证水稻生长期提前,还能节省一部分肥料。”青龙山农场的种植大户说。
青龙山农场是青龙山灌区的第一站,今年实现了35.9万亩的江水灌溉,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0.88亿立方米。“引江水灌溉,不仅调节了水资源,同时也是对湿地的恢复和补遗。”农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能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治理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防止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进而能增强土壤肥力和抗灾能力。
黑龙江“十八连丰”的背后,是基于科技进步的“硬支撑”,得益于农业现代化变革的“软实力”。黑龙江正描绘着农业生产的新图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耕耘着“粮安天下”的希望。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