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治理中轻度盐碱地,又能用来种菌菇,还可以饲喂家畜——“菌草之父”林占熺教授团队正致力于在西北地区解锁巨菌草的多种“打开方式”。
在位于宁夏引黄灌区末端的宁夏石嘴山市,有大片盐碱地,土地含盐量高、通透性差,不少作物难以成活。其中,“寸草不生”的重度盐碱地面积超过11.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
如何向大片面临荒废的盐碱地要效益?
2020年,石嘴山市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在当地盐碱地上试种菌草,获得成功。2021年4月,石嘴山市招商引资,由盛草(福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全产业链发展菌草产业。
石嘴山市平罗县宝丰村就是一处重要的菌草种植基地。五月中旬,数十名宝丰村村民在田间地头两两结队忙碌着。干旱结块的土地上覆了地膜,一名村民用铁锨在地膜上铲出小坑,另一人将带有基质土的巨菌草苗栽进土坑。
“你这个根埋得太浅了,要和基质土的位置齐平。”戴着草帽的周兴德从旁指导村民。他是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是林占熺教授科研团队成员。
周兴德拿着一株菌草苗,指着基质土旁分裂出的一片草叶,向记者解释:“每片草叶都能无序分裂出8到16棵菌草,我们实验中最高的可以分裂到64棵,土的位置埋对才能确保产量不受影响。”
专家介绍,巨菌草抗逆性极强,十分耐盐碱。在环境较好的地区,三十厘米长的巨菌草苗能长到七米高;在宝丰村的轻中度盐碱地上,也能长到一至四米多高。
除了在盐碱地茁壮成长,巨菌草根系腐烂后能够酸化土壤,有效改善盐碱地。石嘴山市2021年才开始种植巨菌草,仅两年时间,已让盐碱地情况有所改善。据周兴德介绍,团队也曾在福建平潭岛做过盐碱地改良试验,在含盐量高达14.7‰的重度盐碱地中种植巨菌草,三年后含盐量降至1.3‰,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经过改良的土地,老百姓可以种玉米等庄稼,土地价值能得到提升。”周兴德说,他们当时之所以选择平罗县作为盐碱地改良示范点,是因为当地有五种不同类型的盐碱地,非常具有代表性。“如果在这里能成功,那么就可以推广应用到全国许多地区,很有价值。”
巨菌草还具有根系发达、生物量大的特性。盘根错节的根系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其他作物成活概率;巨大茂密的叶片还能有效防止杂草生长——这决定了巨菌草的种植无需农药。
每年十月,是巨菌草收割季,大型机械将草叶粉碎、打包,变成无污染的绿色饲料。据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庆茹介绍,石嘴山巨菌草种植面积已超过6000亩,每亩产量能达到10吨,经过检测,发现其中粗蛋白含量超过11.7mg/kg,比同期青贮玉米高;盐、糖含量也很高,营养价值仅次于紫花苜蓿,是高品质饲料。
此外,周兴德等人在研究中还发现,巨菌草中硒元素含量达0.13mg/kg,比普通枸杞中硒元素含量高;羊、猪等牲畜食用后,肉中硒含量高达0.16mg/kg。因此,盛草(福建)投资公司还建设了养殖基地,养殖猪、羊,并使用收割的菌草作为饲料。目前,科研团队正在研究最佳饲草配比。
据盛草(福建)投资公司董事长严孟文介绍,用巨菌草饲料养殖出的猪,口感和营养价值较一般猪肉高,每斤肉可卖到50元。“我们计划继续扩大菌草种植和牲畜养殖规模,这个产业很有前景,是绿色产业。”
巨菌草不但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让石嘴山市发展起惠及5000余名百姓的菌菇产业,产生了不小社会效益。粉碎后的菌草还可部分替代菌棒中的木屑作为培养基,种出的菌类口感和营养价值都更高;废弃的菌棒在打碎后,又能作为种植菌草的肥料,形成绿色闭环。盛草(福建)投资公司建成产能达3000万棒的食用菌菌棒生产基地,配套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当地政府投资建设温棚,鼓励百姓参与其中,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回收菌菇。
“菌草产业园菌棒全面达产后,将撬动石嘴山全市2000多亩温室投入菌菇生产,创造产值2亿元。巨菌草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郭庆茹说。(本报记者马思嘉、卢鹰)来源 : 经济参考报作者 : 马思嘉 卢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