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阳明区花卉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从牡丹江市区向东北方向驱车约15公里,就来到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北甸村“北国花都”寒地花卉基地。拉开一栋温室厚厚的保温门,花香便扑面而来,花姿雅致的百合、鲜艳的康乃馨、荷兰向日葵、非洲菊长势喜人。

 这里是目前黑龙江省重要的花卉种植基地之一,基地负责人黄巨君指导几名村民把可以销售的花卉剪下来,包装后发往各地鲜花店销售。鲜花供销两旺,最高兴的是阳明区北甸村党支部书记王超,他算了一笔账,目前基地智能化温室大棚一期建了12个,还有21个冷棚,年产花卉300余万株,产值可达500余万元。

 花卉种植基地不仅强了村,也富了百姓。王超说,去年花卉基地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25万元,村民的务工收入也很可观。北甸村村民王丽艳一直在花卉基地上班,鲜花剪枝装袋样样在行,她说:“离家近,每个月还有三四千元工资,挺满足。”如今,像王丽艳这样在花卉基地就近就业的农户平时有20人,忙的时候需要30多人。

 依托花卉基地,阳明区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投资约1000万元在临江村推进“花·拾光”田园综合体。这个项目包括农作物数字体验园、帐篷轻奢营地、萌宠乐园、儿童 园等观光、休闲项目,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拉动村民就业30余人。

 与此同时,阳明区南城子村的唐樱园生态农场建成了41栋具有自动控温、自动除雪、太阳能集热水箱的高科技暖棚和30个冷棚,种植有草莓、樱桃、小柿子和其他蔬菜。去年农场平均每周的游客量都在2000人左右,为村集体带来分红、劳务收入累计达到300多万元。

 近年来,牡丹江市阳明区紧紧抓住“打好城郊优势牌、建设城市后花园”功能定位,打造以桦林镇、五林镇为主线的农文旅融合产业示范带,以建设黑龙江省最大全季鲜花种植基地为牵引,引进陌上花开、小慈生态等重点农事企业13家,建设“花·拾光”亲子农场、“田间有礼”农特产品展销馆等特色项目20余个。特色产业正成为村民们种在家门口的“摇钱树”。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黄腾)
  • 农业合作社

瑞雅合作社

介绍:辽宁省海城市瑞雅农村合作社在北京市石楼镇夏村集中种植了40栋温室大棚 我们

酒泉聚丰蔬菜流通协会

介绍:酒泉聚丰蔬菜流通协会地处甘肃酒泉,河西走廊西端,地域条件优越。酒泉地属中温带灌溉

安平县好伴侣种植专业合作社

介绍:白山药,自古就有“山药山药,山中之药”的说法。白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在中国至少有2

新疆库尔勒惊蛰果业专业农业合作社

介绍:基本介绍:香梨,维吾尔语叫“奶西姆提”。其特点是香味浓郁、皮薄、肉细、汁多甜酥、
  • 市场大户

褚小春

主营:食用油

丁海波

主营:清真牛羊肉

周克珍

主营:江苏盐城、河北永年、山东金乡的蒜薹、安徽的茭白、长阳包菜等

邓克明

主营:淡水鱼

安永阔

主营:代购代销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莴笋、香菜、西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