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走南闯北叫响“辽字号”

借展“出圈” 实力“圈粉”

  特色农产品走南闯北叫响“辽字号”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在农产品消费进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当下,加快品牌化升级已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紧迫任务和战略选择。

  我省是农业大省。近年来,我省围绕粮油、畜禽、饲料、果蔬、水产五大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条,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品牌化方向,连续3年开展品牌强农行动,叫响辽宁农业品牌。

  近年来,“辽字号”频频“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搭乘展会“快车”,觅发展机遇。仅今年下半年,就参加了两次大规模展会。在日前举办的第20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青岛)推介会上,我省优势农产品组团闯市场,80余家企业携近300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参展,意向签约额达1.2亿元。在第13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暨第23届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上,通过深挖品牌特色及产品亮点,全面展示了辽宁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及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齐头并进的局面,现场达成合作项目40余个,总签约额突破8亿元。

  精品“吸睛”引关注

  东港草莓、盘锦河蟹、大连海参、铁岭榛子……每次农交会、博览会上,我省均通过搭建农产品品牌展区,集中展示全省各地的特色农产品。

  我省地处北纬38°到43°之间,是国际公认的水果、蔬菜和山珍黄金生产带。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孕育了诸多优势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我省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截至目前,已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0个、辽宁知名品牌农产品34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00个。展会上,我省以包括辽米、辽菜、辽果、辽畜、辽鲜、辽花、辽药在内的“辽七品”为框架,设立综合展示台,通过实物、标本、模特等形式,突出展示稻蟹共生、辽参、辽宁绒山羊、桓仁山参、凤城柞蚕丝等辽宁特色产品。以LED播放辽宁农业品牌成果宣传片等方式,重点展示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的新成就、新亮点,让我省的农业特产全面、立体地呈现在参展商面前。

  眼下正值东港“红颜”草莓上市的季节,冬日里的一抹红色,为展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我们东港草莓的区域品牌价值已达371.51亿元,在全国各地的知名连锁超市及各大电商平台都有销售。”东港市草莓协会会长、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表示,通过在每次展会上亮相,东港草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米袋子”也是展会上的关注重点。营口渤海米业总经理杨杰表示,展会上有很多参展商非常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和新产品,因此渤海米业常常参加展会,介绍自家企业生产的胚芽米。通过现场展示胚芽米的生产管理方式和生产过程,使诸多参展商进一步了解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让好产品借展会“走出去”。

  现场对接签大单

  农产品交易,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环节。而展会,恰是农产品集中交易的好时机。

  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近年来着力加大对农业品牌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设定目标任务、召开2023年辽宁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发布“辽宁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指南1.0”、公布首批辽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启动2023年辽宁农业品牌评选等,遴选具有行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示范带动力的“辽字号”农产品品牌。同时,组织开展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桓仁山参、东港杂色蛤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计划。

  我省还积极加强对已获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保护及数字化管理。依托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组织,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建设,打造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夯实“内功”后,乘展会之东风,组织产品推介会,精准对接目标市场需求,让“辽字号”优质农产品走出家乡,走向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

  “辽宁的农业特产让我们很心动。”在第20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青岛)推介会上,七善得网络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他刚刚与瓦房店市九龙街道肖炉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新军签订了农产品供应合作协议,采购瓦房店市的大樱桃、软枣猕猴桃、地瓜、“晴王”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将辽宁特产引入山东市场。(记者李越)来源:辽宁日报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