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实、向新 苏州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苏州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是一项事关全局、十分重要的内容。

  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是人口大市和经济大市,也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和产值均居江苏省前列,全市现有食品生产企业1391家,食品小作坊517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17家,持证食品经营主体20万余家。网络订餐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约4.5万家,日订单合计超过160万单。

  近年来,苏州市紧紧围绕“让人民吃得放心”的工作目标,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和抓手,向实、向新,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苏州连续两年在全省食品安全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食安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跃然眼前。

  向实:牵住“国创”牛鼻子 全面夯实食品安全

  苏州市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把创建工作纳入市委重点工作安排,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苏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督导点评会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政府三位副市长任副组长,33个市级部门和10个县级市(区)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组建创建工作专班,高规格部署推动。

  制定印发《苏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苏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要职责与工作制度》等文件,明确35项创建工作任务、12项提升行动和200余条具体举措,制定创建督导工作方案,压紧责任、压实工作。全市8937名市、县级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级包保干部,分别包保16.1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定期组织覆盖全市域、全过程、各业态的督导检查。全市重点食品企业全部配备食品安全总监,企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得到强化。

  ——坚持全链条监管。苏州精心构建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管控机制,为全市老百姓打造安全安心的最强支撑,提供食品安全最优保障。

  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自查报告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考覆盖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全市大型食品生产企业100%通过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35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通过相关质量体系认证。制定《苏州市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南》,食品销售者风险分级动态管理覆盖率100%,

  围绕食品安全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紧盯食品违法案件高发的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累计排查相关主体23.29万家次。创建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食品普通程序案件9318件,罚没款2840万元,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市场监管局挂牌督办案件4件,数量位于全省前列。

  ——配足经费、配强队伍。为了全力创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动苏州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苏州不断加大保障经费投入。

  统计数据显示,苏州市本级及各县级市(区)政府持续增加食品安全工作经费预算,全市每年食品安全工作经费预算超过1亿元。市财政同时给予创建工作经费1600万元,各县级市(区)政府相应增加预算,为全市共创共建提供了坚实保障。

  97个镇(街道)、开发区设立98个食安委及食安办,1904个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站,食用农产品已实现乡镇网格化监管。

  向新:加大技术创新赋能 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面对面广量大的监管主体,苏州市加大检验检测、智慧监管等方面投入,为日常监管提供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特别是在智慧监管方面,推广使用苏食安综合监管、苏源e码通、检测联盟数据共享等信息化平台,实现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智慧监管广覆盖、食用农产品全程可追溯、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早消除。截至目前,通过智慧监管系统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2万家次,检查数据达5037万条,归集全市农业农村、卫健、市场监管、粮食、海关等部门抽检数据80万批次,记录进销货数据6301万批次,快检数据1199万批次。

  在苏州市吴江区苏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我们看到,一个个透明的功能岛里,机械臂正熟练地把多个原料和试剂准确地放进无菌灌装发生器,自动化小车在成品车间和数字仓库之间往返,一个智能化的“饮品铸造工厂”井然有序地运转。

  “对食品企业而言,价格波动、同行竞争等都不是致命的,唯一能打垮企业的就是食品安全事件。”该公司食品安全总监曹灿说,用风险管控清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智慧化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护城河”得以持续巩固。

  “伴随着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持续落实,吴江区食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沈学萍介绍,吴江作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的产业高质量标杆区,推进区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目前吴江汾湖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吸引了统一、益海嘉里、丹尼斯克、盒马、瑞幸、佳格、和路雪、顶津、味全等一批行业领头羊企业入园集聚。

  伴随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一系列战略、平台、政策、举措落地,苏州食品产业呈现了出蹄疾步稳、高亮纷呈的发展态势。截至202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共202家,工业总产值833 亿元。全市成功培育佳禾食品(植脂末及咖啡制品)、欧福蛋业(蛋制品)、味知香(预制菜)、亚香股份(食用香精香料)、金宏气体(食品添加剂)、保丽洁(商用油烟净化设备)等6家食品相关企业在国内上市。

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广大师生健康平安,一直是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苏州市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控关键环节、提高管理效能,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系统,打造“后厨操作可观、食材来源可溯、食安管理可查、诚信承诺可示、餐饮服务可评、师生有获得感”全方位的“六大阳光”学校食堂,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与共治,有效防控重大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在苏州市吴江区杨嘉墀实验学校学生食堂,窗明几净的环境、食材留样柜以及分布于厨房各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一目了然。

  “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升级系统功能,强化校园食品安全靶向监管。”吴江区市场监管局韩依依介绍,今年来,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将“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为“学食安e+”数字化平台,通过AI技术,实时抓拍校园食堂违法违规行为,按照分级管控、同步推送原则,逐级推送至学校、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和包保干部。包保干部登陆系统即可查看隐患内容和整改进度,现场督导时根据平台定期生成的隐患分析报告,靶向倒查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向家长公示视频信息、“黑名单”“红名单”,同时,开通隐患举报通道,家长可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快速举报。

  共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有的放矢整改整治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苏州市各相关部门紧扣创建主线,研究部署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提升行动、食品生产信用监管提升行动、食品小作坊提升行动、特殊食品经营质量提升行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苏食安平台智慧监管提升行动、连锁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提升行动、校园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农村集体聚餐风险防控提升行动、网络食品安全治理提升行动、食品生产经营风险预警管理能力提升行动共12项重点提升行动,通过项目化运作、工程化推进,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展现示范创建的先进性、引领性。

吴中区督导+服务+共治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以食安文化凝聚共识,多措并举动员、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全方位打造“食安之城”,苏州又作出了诸多有益探索。

  近年来,苏州姑苏区十全街上的“网红餐饮打卡点”,带动了一批餐饮单位回归。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姑苏区市场监管局加快打造苏式餐饮文化品牌,培育“名特优”小作坊,端好姑苏“一碗面”,推动“姑苏味道”美食地图提档升级,建设百家餐饮店店堂文化、十条餐饮示范街,以十全街、太监弄、山塘街为代表的苏式餐饮文化街区已成为苏州的一张城市名片。

  “食品安全过关,产品就有市场;打造的品牌叫得响,就能助推文化传承,这是一个良性过程。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这种模式在全区已经形成。”姑苏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苏小检在行动”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苏州市民生服务品牌,累计开展“苏小检查查吃”执法直播150余场,市民参与突破2000万人次,品牌入选首届全国十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案例。

  集体用餐单位具有聚集性、非选择性等特点,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为回应公众关切、夯实共治力量、筑牢安全底线,吴江区食安办制定发布吴江区集体用餐单位社会共治团体标准——《乡镇食联体建设运行规范》,持续打造食品安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吴江新典范。

  “切实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政府监管能力现代化,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杭颖介绍,通过“国创”,苏州市全域强化宣教引导、全心优化消费环境、全力拓宽共治渠道等,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正在加速构成。(虞启忠 范忠东)来源:新华网
  • 市场大户

黄琼英

主营:燕窝、南非鲍鱼、日本极品鲍、大金勾、鱼翅、海王鲍、阿鲍、金元鲍、冬虫夏草、鹿茸、

刘海民

主营:子、袖.罩衣等

王剑

主营:调味品

文德新

主营:蔬菜

鲁久利

主营:天助商行经营蔬菜批发业务近十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青椒、黄瓜、蒜薹、各种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