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成百姓致富“钱袋子”——靖远县蔬菜产业发展综述

靖远县是甘肃省中部及沿黄日光温室与高原夏菜优势产业区核心区,近年来,靖远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市场主导、科技支撑、全产业链开发”的原则,加快蔬菜产业提档升级。2023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55.6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5.9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248万吨,总产值达33.8亿元,形成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五种生产模式并举,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擘画蔬菜新发展蓝图。靖远县立足实际,不断总结经验、科学分析发展需要、系统谋划发展规划,近年来编制了《靖远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蔬菜产业提升实施方案》《靖远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等,为蔬菜产业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方向。科学谋划出“一心、两带、四区、五园”的空间布局(即靖远蔬菜科技创新中心;沿黄日光温室蔬菜产业重点发展带,沿G341塑料大棚蔬菜重点产业带;刘川优质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区,乌兰、糜滩、大芦优质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区,东升、北滩高扬程灌区设施蔬菜示范区,北部加工蔬菜产业发展区;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大芦生态农业产业园、乌兰河靖坪蔬菜小镇、北湾循环农业产业园、刘川现代农业产业园),最终将靖远打造成西北地区蔬菜发展中心、全国北方城市冬春淡季蔬菜保供基地、甘肃省蔬菜产业化发展样板区。

    加强绿色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县共建成北湾、刘川、乌兰、东湾、东升等11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北湾镇形成了全省最大的密刺黄瓜生产基地,在东湾镇建成全国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加强对北湾、东湾、平堡、乌兰等老产区设施提升改造工作,2021年以来,共开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提升改造1.5万亩,通过提高宜机化水平,增强设施安全性,提升设施温度,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稳步发展。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依托蔬菜产业办企业、企业发展反哺蔬菜产业的良性互动新模式,“订单蔬菜”“合同种植”等市场化生产方式在全县推广,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县共有蔬菜加工企业7家,已建成脱水菜加工、净菜加工、蔬菜初级加工、蔬菜精深加工等生产线28条;共有育苗企业43家,年育苗量达到3亿株;蔬菜保鲜能力达到6.25万吨。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深层次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培育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持续完善产地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建成天陇互联网+智慧综合农贸市场及12个蔬菜产地交易市场。农校对接、产地直供、电子商务等新型供销形式稳步发展,与全国100多家大型超市、零售市场及高校建立了长期购销关系,全县有105家收购、运输、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企业均在靖远建立了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销售网络日益完善,不断拓宽蔬菜的销售渠道。

    注重科技成果应用,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靖远县常年与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等科研院所及技术推广部门合作,构建“高校+科研院所+推广单位+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的科技创新应用联合体。大力推广土墙无立柱装配式日光温室、全钢架标准塑料大棚、引进大跨度全钢架土墙日光温室;示范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诱捕器、电解水防控、迷雾机等绿色防控设备;开展蔬菜优良品种对比试验,对灯笼辣椒、胡萝卜等地方特色蔬菜品种提纯复壮。全县现有蔬菜专业研究推广机构7家,从事蔬菜产业科研及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构建科技集成研发平台9个。

    构建质量安全体系,着力打造“甘味靖品”。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进程,健全完善“产地环境绿色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监管责任网格化、质量控制全域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茄子、辣椒、番茄、黄瓜、西瓜等11个瓜菜品种先后取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恒畦”“盘丰”“耸翠”“陇园春”“花儿新村”“惠若塬”“陇鹿坤”等商标品牌和公共品牌。靖远县被认定为全省绿色食品示范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甘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第二批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李富晖)来源: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 农民经纪人

薛立俊

主营:禽蛋购销

殷保顺

主营:鸡蛋

许学江

主营:养鸡专业户

共青城供销社

主营:果品 畜牧 水产

平度市德诚饲料原料经营部

主营:饲料、有机肥原料出口及国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