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蔬菜种植经济效益高、收益兑现快,已发展为总播种面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种植作物。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蓬勃发展,在市郊部分适宜地域出现规模化、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如新洲区双柳街蔬菜产业园、东西湖区慈惠街的蔬菜长廊,品种除了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扁豆等大路菜外,还包括豇豆、雪里蕻、箭杆白、苋菜、大葱等特色精细菜,丰富多样、品种齐全。
2006年,双柳、慈惠两街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9194公顷、42.3万吨、46627万元;2043公顷、7.3万吨、8834万元,蔬菜的播种面积比重分别占到两街农作物播面的74.0%和100%,慈惠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蔬菜一条街。
据了解,蔬菜种植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支柱产业,很多农民靠经营蔬菜脱贫致富,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各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种也大规模推广种植起来,如蔡甸区的莲藕,2006年的种植面积5.27千公顷、产量93313吨;洪山区的洪山菜薹,播种面积有近267公顷、产值1800余万元;江夏区的(三白)头,产量30180吨、产值3561万元;新洲区徐古镇蘑菇,产量、产值分别是34200吨、10947万元。郊区蔬菜地域特色化种植局面雏形初现。
信息来源:武汉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