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1月20日,鹤峰县高山蔬菜销售产量已达到12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5%,亩平产值达到2990元。这是该县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订单”模式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带来的丰厚回报。
去年以来,该县在3个高山乡10多个村,采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产业为支撑,以生产企业为依托,以农村产业联动为载体,先后诞生了1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促使高山蔬菜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得到了显著加强,提高了蔬菜产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今年全县新发展4万亩高山蔬菜,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组织生产,95%以上由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种植营销大户等与农民签订了生产、销售合同,尽管今年雨水较多,但由于管理及时,产量未受到大的损失,加上以保护价回收蔬菜产品,在今夏以来蔬菜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还是按合同予以收购,有效降低了农民损失。
鹤峰县5家蔬菜生产企业以及10余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业主,不仅与武汉、广州、重庆、长沙、南昌等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直接合作关系和直销窗口,还与日本、韩国等国外蔬菜市场有供销协议,3个高山乡镇产地服务交易市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提高了防御风险的能力。五里乡党员闵凡聪是种植营销大户,去年他与荆钟村农民签订发展蔬菜种植合同480亩,按合同回收价格销售后,自己亏本32万多元,但农民仍然增收100多万元。今年他仍然与当地农民签订了以保护价回收蔬菜产品的合同,鼓励农民发展蔬菜,凡达到合同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农户,另外奖励1000元。由此,他换来了老百姓的信任,今年他的经营收入超过500万元,为农民增收350万元以上,是去年的3倍。
鹤峰县在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订单”的模式中,还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支持、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认证,制订了无公害白萝卜、大白菜、辣椒、魔芋和有机薇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生产者提供生产方案、生产规程、技术服务和信息搜集等工作,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产业竞争力。该县探索推广应用的“高山海拔地区蔬菜产业模式建立及推广项目”先后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农业部丰收项目成果三等奖。
信息来源:湖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