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价格的优惠政策,政策实施一年来,生猪存栏量明显上升,猪肉交易价格自07年上扬后的20元/公斤左右(注:本文所标价格为指白条猪批发最高价)的批发价格,08年5月份开始下降到18元/公斤左右,说明政策见了成效。08年7月份猪肉批发价格下降到17元/公斤左右。08年8月份由于奥运期间特殊情况,曾有几天产生波动,上扬到19元/公斤左右,9月份猪肉批发价格开始下降,9月下旬下降到17元/公斤左右。9月底至11月底猪肉批发价格处于稳定价段,此阶段批发价格在16元/公斤左右。但自12月开始猪肉批发价格又开始产生波动,猪肉价格开始上扬现象,自12月1日猪肉批发价以每日0.5元/公斤势头上扬,直至12月中旬,虽然停止上扬趋势,但交易价格还处于不稳定阶段。
产生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什么?从多方信息报导与数据上看有以下因素。据有关信息报导说从北京郊区一家规模养猪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现在生猪存栏的价格低于12元/公斤,养猪就赔钱。按照这家养猪场的情况,优良品种的生猪,在体重超过50公斤时,料肉转化比为3.5:1,即吃3.5斤饲料可以长1斤肉但不足50公斤的时候料肉转化比要高一些,因此整个生期的料肉转化比约为4:1。养一斤生猪的饲料费用为4.76元/斤,这只是饲料钱,还有人工、建场以及环保费用的上涨,也使养猪成本加大。如果生猪价格低于12元/公斤就赔钱的话,那么就没有自繁能力的散养户,其生猪出栏成本也很难低于12元/公斤左右。今年4月至5月间,该养殖场的毛猪仔售价是36至38元/公斤左右,接近成本猪价的3倍,因此只有小猪自重长到原来3倍时,卖出价才能与买入价持平,而其中2倍的体重是散户白养的。按常规,当生猪的收购价为15元/公斤左右时,今年9月份白条猪批发最高价为18元/公斤左右,当时收购价为12元/公斤左右,这就接近了养殖场的盈亏平衡点。也就是说养猪户只能是维持运转,但9月底至11月底,猪肉批发价格一直处于16元/公斤左右,价格属于低价,养殖户不敢多养时间长了,怕卖的价格低于成本价,这种情况的变化就是把猪养肥,瘦肉减少,把饲料配比调整,加快育肥。在猪肉一直处于低价的时候,有专家指出:“如果相关部门不及早着手解决如何保证猪肉价格实现’软着陆’,对价格不做以调节的话,就有可能‘猪贱伤农’,一旦让散养户刚刚被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受到挫折,抑制了补栏的积极性,造成10月后存栏下降,那么就会出现去年冬至今年春天以来的价格反弹现象.”
从以上搂据分析与信息报导上看,12月猪肉价格产生上扬现象,最根本的因素是毛猪仔价格居高不下、白条猪批发价一直处于低价接近了养殖场的盈亏平衡点、还有养殖户其它成本费用的增涨。此次猪肉上市价格的调整可能跟这几方面有关。
(注:有关养殖地数据是参考了相关行业报导,猪肉批发价格以大洋路市场数据为依据,价格为批发最高价为对比。)
大洋路市场信息中心 (房淑霞 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