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食用农产品价格连跌六周后回升,物价形势再次面临压力。11月30日18点,经济之声聚焦:是什么因素在推动农产品价格止跌回升?如何破解农产品流通“卖难买贵”的困局?食用农产品价格回升对CPI产生的压力会有多大?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商务部昨天(29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连跌六周后再现反弹,让刚刚松了口气的物价形势再次面临压力。
在商务部监测的数据中,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连续三周小幅上涨,比前一周上涨3%,比11月初上涨4 .9%;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和牛羊肉的价格均有小幅上涨,粮油零售价格稳中略涨。
食用农产品中部分品种的价格呈现止跌反弹的迹象,这给后期价格的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事实上,今年(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从8月份开始回落,但主要是翘尾因素减弱的原因,而作为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食品价格的环比仍在继续上涨。
在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回升的同时,山东等农业大省的农民却还在为家里一车一车无人收购的农产品犯愁。丰产使得市场供过于求,当地的白菜、生姜、大蒜的批发价已经跌破成本线。连日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个菜市场、超市后发现,尽管近期批发价暴跌,但零售加价率仍然在1倍以上,菜价下跌,消费者却并未感受到菜价便宜。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农产品价格止跌回升?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微博)发表他的观点。
农产品价格上涨系季节性波动影响
暖冬造成全国菜价连连下跌,食用农产品在持续下跌几周后,为什么从上周开始又止跌回升了?李国祥认为,部分农产品价格止跌回升是一种正常现象,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季节性波动。
李国祥: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有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气候影响体现在节假日,它的影响比较大,就形成了季节性波动。现在农产品价格由于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进入到冬季,特别最近又有冷空气来袭,很多地方转冷,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蔬菜的生产、收获和运输困难都有所增加,相应来说价格也会上涨,所以它主要还是受到季节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