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销结合拓宽产销渠道

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孟新鹤
    (2004年5月1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朋友同志们:
  正值我们全市上下豪情满怀迎接世界遗产大会在古城苏州即将召开之际;在春风和煦花团似锦的日子里,首先迎来了宁波河姆渡茭白产销合作会议在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顺利召开,值此机会,请允许我们代表我们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向与会的各级领导、同行朋友客商代表和同志们表示最诚挚和热烈的欢迎,并预祝河姆渡茭白产销合作本届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结成更丰硕的成果。
  河姆渡茭白合作会议已召开多届,本届会议在苏州市召开,应该说是我们南环桥市场的一种荣幸,我们欣喜地看到,几年来宁波市河姆渡镇政府通过“政府搭台,产销唱戏”,在不断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格局的历史背景前提下,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三农”方针建设并不断形成独具特色的“茭白文化”,不断把河姆渡中国之乡茭白推向全国,在农业产业文化经营的实践上,不断开创并完善切合自身实际,别具一格的发展途径和路数,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值得我们由衷的敬佩和借鉴。
  宁波河姆渡借助地理环境优势,自80年代种植茭白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茭白种植已形成当地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3.2万亩,收入近万元,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茭白之乡。尤为重要的是,在政府的全力资助和扶持下,河姆渡茭白生产走出了一条科技兴茭之路,通过种苗工程、栽培技术、科研指导、培训服务,专业合作,环境治理,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网络管理规范操作,实施品种战略,使“古址牌”茭白的品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作为省市绿色农产品基地正在向有机农产品基地顺利过渡。“古址牌”茭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绿色农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应该说与河姆渡茭白的产销合作时间比较早,合作关系比较密切的,是河姆渡茭白重要的销售窗口。苏州近郊历史上也曾是茭白的重要基地,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城市改造和扩容,水生作物生产受到制约和萎缩。河姆渡茭白的产销有效发展正好弥补了苏州及近郊地区茭白市场的不足和需求;同时也成为河姆渡茭白抢占苏州市场份额的极好机会。
  我们苏州南环桥市场作为苏州地区农副产品产销的中介和枢纽,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客商的支持帮助下,已发展成为苏州市民最大的菜篮子,特别自2000年实施“双改”,即基础改造和产权制度改革以来,一年一大步,三年三大步,去年全年实现销售量60万吨,比双改前增加5倍;实现交易额 30亿元,比改制前增加5倍;实现经营收入3500万元,比改制前增加4倍。经营面积从最初的3万平方米已发展至目前的10万平方米,已形成交易综合型批发市场,市场交易辐射已扩展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我们去年实施了“2230发展工程”,新建了鲜肉、水产、南北货、畜禽四个专业市场和一家生鲜超市,新签约了30家无公害生产基地产销协议。今年我们又提出了“458”工程建设目标,即经营收入破4000万,销售额超50亿,交易总额过80万吨的目标。今年将又有一个新的提升和飞跃,今年的蔬菜批发交易量特别是一季度以来,日均批发成交量已破1400吨,最近已超16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还多,市场蔬菜批发交易购销两旺空前活跃,将是对河姆渡茭白的产销是个极好发展契机。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集散地位和功能作用,继续做好信息传递服务工作;继续在原由基础上培育和强化蔬菜经纪人队伍建设;继续协助实施做好“古址牌” 茭白品牌发展战略工作,尽我们全力不断加强河姆渡茭白的产销合作,不断拓宽河姆渡茭白的产销渠道,以体现我们南环桥市场作为合作伙伴的诚意,把河姆渡无公害放心茭白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作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努力。
  • 市场大户

刘艳海

主营:南方菜、特菜、食用菌大全

张昆

主营:水产、副食品

褚金成

主营:杂粮

兰朝亮

主营:牛羊肉

鲜鱼大户丁昌明

主营:艾里克湖有机鱼产品:草鱼、鲳鱼、鲤鱼、鲫鱼、花鲢鱼、白鲢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