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网
硖石中草药、马家原葡萄、金河香椿……一批农产品走出乡村,走进千家万户。近几年,金台区因村施策,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嵌入式产业脱贫模式,贫困户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特色产业出精品 增收致富有门路
吃着原生态、无污染的粮食,听着轻柔悦耳的音乐,住在清洁卫生、标准化鸡舍里,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车辙村亿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步建厂拿出刚刚产出的鸡蛋让市民参观。
“我的鸡蛋比普通的鸡蛋直径明显大一厘米,高蛋白、低胆固醇,还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认证,高大上的鸡蛋不仅在宝鸡各大超市能够买到,还远销兰州、银川、西宁等地,产品供不应求。”步建厂表示。
红火的合作社带动了当地的经济,通过资金入股、安置就业等方式,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带动到合作社发展的链条中来,探索出“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我从2016年就在这个合作社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我还有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每年都有分红,去年年底已经实现脱贫。”金台区硖石镇车辙村赵志明向宝鸡新闻网记者讲述了这几年家里的变化。
今年61岁的赵志明2015年被认定为贫困户。随着村上的亿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他在家门口就能打工,离家近还能照顾上家里,月收入2000多元,3年入股分红2560元。 “家里还种了1.5亩柴胡,养了15只孔雀,春节前相关企业回收后,还有4500元收入,我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先后吸收车辙村、贺家渠、大柳树、暴家河、吴岳庙五个村70户贫困户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实现贫困农户和合作社的共赢发展,每年为贫困户入股分红11万元,带动70户贫困户踏上稳定脱贫发展之路。
政策扶持壮产业 稳定脱贫有保障
金台区硖石镇董家村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年来,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种植小麦、中药村,产销黑土猪、土鸡蛋为主要来源。
近年来,董家村以“大力发展产业、产业助力脱贫”的发展思路,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导引,不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以村级为主体,积极争取各级扶贫专项资金,先后投入51万元,建成鸿源专业合作社养殖黑猪;投入40万元建成永盛专业合作社养殖黑蜂;投入18万元,种植300亩花椒;投入26万元,在村内种植旱莲150亩。同时,让全村除 “五保”贫困户外,其余54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成为股民,并按照协议在年底进行分红,这一系列举措,为全村54户贫因户每年可分红3500元以上,为贫困户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村子退出“省级贫困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按照程序,董家村已经完成了“贫困村”退出工作,摘掉了扣在头上的这顶“穷帽子”。
董家村董志孝,家中只有他和儿子两人,生活困难,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帮扶引导下,他种植的1.5亩柴胡收入了1000多元,除此之外,他养了一百多只鸡,加上有各类分红,一年各项产业收入1万多元,儿子还通过贩运水果挣钱,家里的光景有了大的变化,实现了脱贫。
三个维度嵌入 铺就幸福致富路
如今,金台区在嵌入大项目、入股大集体、缀入产业链这三个维度上下功夫,今年重点谋划实施了金台区万亩秦药基地、龙川现代农业园区、北岭农业公园、农业特色小镇及亿丰养鸡、陵玉食用菌、大柳树梅花鹿养殖、韩家村(宋家村)设施蔬菜,金河、硖石两个共610千瓦集中光伏电站等产业扶贫项目46个,年内完成投资2.5亿元,将贫困户的扶持资金入股这些重点项目,培训贫困户参与劳务输出,学习掌握技术,通过分红和劳务、加盟销售农产品增加收入。
金台区着力发展集体经济,培育优势产业,采取资金入股、劳务参与、领种领养等方式,嵌入贫困户,在集体收益中保障贫困户脱贫期间的托底收益。推进“三变”改革,推行以玉涧堡、代家湾为代表的城中村资源股份化,以玉池村、暴家河为代表的整村资源估值股份化,以紫原村、扶托村为代表的主导产业资源股份化,以五七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化。村集体经济和以贫困户为主的扶贫产业股权清晰、机构科学,发展进入良性轨道,为长期确保农民增收奠定基础。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技术培训、服务保障体系,鼓励帮助贫困户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符合产业规划的主导产业,运用专业力量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