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以市域为单位,打破县、乡、村行政壁垒,建设粮食产业带,大力提升耕地利用效率,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多措并举提高粮食产量。作为四川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南充近年来在高标准建设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方面取得了显著经验成效。
聚焦“种什么地” 大力提升耕地利用率
“这一片分别有我们设立的土地流转区、自种区和机动区,这项创新举措解决了我们社区地块零散问题,整体提升了耕地利用效率。”近日,在西充县永清社区管理的土地成片排列,整齐划一。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社区通过设立流转区14个、自种区28个、机动区10个,减少地块1304块减幅62%,实现土地种植降低生产成本约100元/亩。
“西充县永清社区的土地整理经验成效只是全市高标准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充市不断探索土地细碎化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等工作,总结出一系列创新经验成效。创新“数字田坎”管理方式,在调形整治后的地块测绘图上,叠加确权测绘图,勾出原承包地块边界,通过看不见的“隐形田坎”打通农户“小田并大田”的“顾虑心坎”,通过设立流转区、自种区和机动区加强土地细碎化治理,解决地块零散问题,实现适度规模种植,从而提升耕地利用效率。
要高标准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首先要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为此,南充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村社、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六方责任”,充分运用“农田建设随手拍”“云检查”APP和“一网监”系统“三个平台”,严格管控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技术方法、关键环节“五大重点”,高质量建成“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天府良田”。目前,南充市粮食安全产业带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93%。
为解决撂荒地问题,南充市出台了防止耕地撂荒的“十六条措施”,压实属地防治责任,开展市、县、乡三级“田长”常态巡田,推行撂荒地复耕后前三年零租金、后三年低租金和满足有意愿农户优先种、招引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流转种、鼓励村集体兜底种等办法,设立300-500亩3万元、500亩以上5万元的主粮生产奖补资金,促进撂荒地复耕复种。2022年以来,全市治理撂荒耕地54.44万亩。
聚焦“谁来种地” 大力培育经营主体
“当前全市正在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从大专院校、农经农技人员和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中选聘225名辅导员,为农业合作社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 保险、电商服务、农资购销等服务。”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此举旨在通过壮大生产主体、优化社会服务、培育集体组织等方式,大力培育经营主体,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合作社“纽带”作用,南充市推行组织方式、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物资供应、产品收购“五统一”,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实施“一组一场”计划,通过股份联合、订单联合等方式,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已培育粮食生产农民合作社1000家、家庭农场3000余家。
在优化社会服务方面,南充市依托国家、省社会化服务试点,实施农机购置累加补贴,制定服务标准,树立服务典型,加快培育服务主体。坚持“政府搭台、主体参与”,建立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集中机具、机手、供需信息,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培、配、育、耕、种、防、收、烘、储、运、加、销”十二个环节,推行订单式“菜单托管”、租赁式“单季托管”、保姆式“全程托管”,实现服务对象“一键下单”、服务组织“线上接单”。目前,全市共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905家,服务面积722余万亩次。
据了解,营山县梨木村自去年以来,利用农户闲置农田和集体“四荒地”,采取托管模式规模化种植粮食,粮食增产500吨、集体增收15万元。南充市设立集体经济发展基金5.12亿元,开展“头雁工程”和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通过培训赋能、拉练模拟、擂台比武“三套办法”,打造善谋发展、善带民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典型。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动承担保障粮食安全最小单元责任,与农户、大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合作方式,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生产模式,解决产业带内无主体、少农户的粮食生产难题,全市已实现亩均节约农药、肥料、劳动等成本200元以上。
聚焦“如何种地” 多措并举提高粮食产量
“建设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的最终成效还要体现在粮食产量提升上,为此,我们在集成良技、装备良机、汇聚良才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该负责人介绍,南充市针对“两季田”利用难、茬口衔接短、市场品种杂等增产瓶颈,持续开展水稻轻简化栽培、玉米大豆风险阈值评价、主粮作物品种性状对比等田间试验,集成高产最佳技术方案。以30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为载体,在9区(市)县各打造100片高产示范窗口,集中推广“开沟排湿、茬口衔接、精量播种”等关键高产技术,示范引领单产水平综合提升。2024年,小麦最高亩产615.93公斤,净作夏大豆亩产262.7公斤,玉米、水稻最高亩产分别841.49公斤、805.23公斤,均实现新的突破。
为全面提升全市农机利用效率,南充市制定实施《南充市农机动力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每年整合资金4000余万元,分片区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支持小农户购置适应丘区的小型化、高性能、多用途农机装备,支持农机专合社迭代更新集成北斗导航、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农机。目前,全市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个,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290个,产业带内农业机械化率达70%。
在培育农业良才方面,南充市持续发力,依托市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发展联盟,组建了粮油分联盟,整合西华师大、市农科院、省蚕研所等11个科研院所专家和市、县农技干部1300余人,成立202个专家服务团队,深入一线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建立“市级巡回、县级包片、乡级蹲点”分级包干制度,实现技术指导粮食安全产业带全覆盖。2024年以来,累计推介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56项,解决产业发展难题750个次。(供稿方:南充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