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记者从2024年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四川启动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9.5%,延续总体平稳、趋势向好的态势。新培育并推广100个“天府粮仓”精品品牌,在7个省(区、市)开展的“天府粮仓”精品产销对接活动中,累计签订采购合同金额近25亿元。
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去年,四川制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范》等64项省级地方标准以及《鲟鱼子酱加工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截至目前,全省现行有效省级农业地方标准达595项,基本实现“有标可依、有标可用”。
打造品牌,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去年,麦洼牦牛、汶川甜樱桃等4个品牌进入农业农村部农业精品品牌培育名单,利州红梨、西充黄心苕等22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国开设108个“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专卖店,实现推广营销双赢。
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式上,去年四川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新建196个合格证查验标杆市场。升级优化四川农安智慧监管平台,建立全省风险识别预警和主体信用评级数据模型,精准筛选出高风险生产主体。采取“一企一策”,实施精准化精细化监管。去年,全省新增注册备案主体5361家。
在农产品质量监测方面,去年,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定量监测农产品样品16.12万批次。在每季度开展一次例行监测外,围绕“川字号”特色优质农产品,组织开展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园区、“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农产品等专项监测,对柑橘、龙眼等水果植物调节剂、防腐、保鲜、添加剂进行风险评估,对豇豆、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实行“月月抽”。全省累计开展胶体金速测14.87万批次,同比增加110.9%。(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