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思茅区科学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巩固农田水利建设和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思茅区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科学有序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新建、改造、扩建等方式,对项目区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走进思茅区倚象镇蚌弄村曼中田村民小组,放眼望去,一行行荷兰豆长势良好。在田间劳作的村民纳金雅说,以前村里的大部分土地分散,农户各顾各的,收成并不好,大家种地的积极性也不高。近年来,政府有序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种粮意愿越来越高,粮食生产有了保障。眼前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田画卷,正是全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倚象镇蚌弄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于2021年2月实施,涉及4970亩土地,投入资金743.23万元。项目建成后,不仅使农民进出农田“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切实解决了群众浇地难、浇地贵等问题。同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科学管理等措施,有效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黄金时期,在倚象镇石膏箐小咪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鸣,工人们正抢抓工期,紧锣密鼓赶施工进度。据介绍,石膏箐小咪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3700亩,总投资555万元,项目于2021年11月开工,涉及土地平整、耕地质量提升、灌溉与排水工程。

 从“零散”到“聚合”,从优势区域布局,到经营模式创新,思茅区摒弃过去粗放、传统、零散的管理模式,采用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适宜性和机械化率,使中低产田变为高产稳产田。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粮食51.1万公斤,增收131.85万元,在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同时,也为思茅区壮大农业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自2019年以来,思茅区实施高标准农田4.36万亩,总投资6014万元,主要在倚象镇、龙潭乡、云仙乡、六顺镇实施。 作者:王梅 鲁海杨 来源:云南网-普洱日报
  • 市场大户

安永阔

主营:代购代销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莴笋、香菜、西葫、

王晓荣

主营:各种蔬菜 豆角、青椒、尖椒

张秀芳

主营:水产 禽类 各种中高档海鲜产品、鸡鸭鹅分割制品

蔬菜大户丁全芳

主营:各种蔬菜

褚金成

主营:杂粮
  • 农业合作社

湖南省石门县长岭果业专业合作社

介绍:专业社2008年、2009年、2010年先后被县政府评为“先进专业合作社”、“农

攀枝花市米易县兄妹农业合作社

介绍:主要产品如:(1)早市蔬菜,在四川地区形成了反季节蔬菜,提早的拥有了进入市场的机

广水市旭升养殖专业合作社

介绍:黑木耳、四大家鱼、小龙虾及其他水产品。
  • 农民经纪人

共青城供销社

主营:果品 畜牧 水产

闫洪岭

主营:禽蛋购销

许学江

主营:养鸡专业户

平度市德诚饲料原料经营部

主营:饲料、有机肥原料出口及国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