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边缘播撒新希望 肉苁蓉种植开启墨玉防沙治沙与增收双赢路

近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墨玉县喀尔赛镇台吐尔库勒村热闹非凡,一场将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肉苁蓉种植行动正有序推进。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村民们挥锹培土、接种种子,为这片常年受风沙侵扰的土地播下绿色与增收的双重希望。

台吐尔库勒村地处沙漠边缘,长期以来,肆虐的风沙不断侵蚀耕地、破坏家园,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村民生活改善的“拦路虎”。为打破这一困境,村“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邀请生态、农业领域专家开展实地调研,经过多轮论证,最终锁定肉苁蓉种植项目——这一寄生在梭梭、柽柳等沙生植物根部的中药材,既能依托寄主植物固沙护土,又能作为名贵药材产生经济价值,完美契合“生态优先、效益跟进”的发展需求。

“先种梭梭固沙,再接苁蓉增收”,在专业技术团队的规划下,种植工作分步骤推进。作为沙漠绿化的“先锋军”,耐旱抗风的梭梭树被率先栽入沙地,村民们顶着烈日开挖种植沟、定植幼苗,短短数日便完成首批寄主植物栽种。技术人员同步开展现场教学,从梭梭树行距设定到根系保护,从灌溉周期调控到病虫害防治,逐项演示讲解,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在沙地里扎根成活。

“接种时要距离梭梭树根部30厘米,深度控制在40-50厘米,种子包必须紧贴侧根……”在近期举办的技术培训班上,专家手持工具示范肉苁蓉接种技巧,村民们围在一旁仔细记录,不时举手提问。

“以前沙子一来,庄稼就完了;现在种梭梭、栽苁蓉,沙子能挡住,钱包能鼓起来!”村民喀迪尔·哈力克蹲在自家承包的种植区里,一边给梭梭树浇定根水,一边算起“生态经济账”。如今在村里,像他这样主动参与种植的村民已有200余人,大家从“要我治沙”变成“我要治沙”,沙漠边缘涌动着治沙增收的热潮。

据了解,此次台吐尔库勒村已完成1600多亩肉苁蓉种植基地建设,预计3年后进入收获期,盛产期每亩可产肉苁蓉干货150公斤以上,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村民年均增收有望突破万元。更重要的是,成片的梭梭林将逐步构建起防风固沙屏障,预计可使周边区域风沙天数减少40%以上,土壤侵蚀率降低60%。

“这是让沙漠变绿洲的民生工程。”台吐尔库勒村村党支部书记奥斯曼·努尔麦麦提望着连片的梭梭幼苗说。村里正规划建设肉苁蓉初加工车间,未来将形成“种植—采收—加工”产业链,同时总结种植经验,为周边村庄提供可复制的“治沙增收方案”。

如今在新疆,这样的“生态+经济”治沙模式已遍地开花。从北疆的梭梭林基地到南疆的柽柳种植带,沙生植物既锁住了流沙,又催生出中药材种植、沙漠旅游等特色产业,昔日“沙进人退”的戈壁滩,正逐步蜕变为“绿进沙退”的生态富民区。(艾来提·夏吾开提)来源 : 中国网
  • 农民经纪人

共青城供销社

主营:果品 畜牧 水产

闫洪岭

主营:禽蛋购销

平度市德诚饲料原料经营部

主营:饲料、有机肥原料出口及国内销售

薛立俊

主营:禽蛋购销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