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两项棉花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可大幅提高机采棉质量

27日,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田立文团队收到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证书。两项专利技术不仅确保新疆机采棉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等关键指标达优质棉标准外,还破解了新疆机采棉地膜污染老大难问题,大幅提高了新疆机采棉质量。

 这两项技术分别是“一种高品质新疆机采棉生产方法”和“以机采棉为原料的无地膜污染棉纱生产方法”,目2020年应用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中国知名棉花专家毛树春说,这两项专利被业界公认为新疆机采棉生产的重大技术发明。

 针对新疆机采棉棉叶、铃壳、茎秆等杂质较多以及轧花过程中因机械损伤造成棉花纤维长度和强度明显下降等问题,田立文团队从品种、株行、地膜、催熟剂、机采时间和加工工艺选用或确定等环节进行优化设计,研发了新疆优质机采棉生产方法。

 2018年,田立文团队在南北疆主产植棉县试验示范。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生产的皮棉,较未使用该方法生产的皮棉,纤维长度、比强度和整齐度均明显提高,异性纤维、杂质明显下降。

 内在品质提高了,还要解决地膜污染造成的新疆机采棉可纺性下降问题。“棉纱受残膜影响,会导致断头率增加,棉结和杂质数增多,直接影响纱强力;残膜混入布料中,会造成布料疵点增多,染色不均,甚至出现白斑。”田立文说。

 为此,田立文团队从棉花种植、采摘、籽棉加工、棉纱原料筛选和纺纱各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开发出以机采棉为原料的无地膜污染棉纱生产方法。2016年至2017年,田立文团队在新疆雅戈尔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企业、棉花种植基地开展试验示范。结果显示,使用本方法种植、采摘和加工的机采棉,皮棉中异纤含量、地膜含量和块数均大幅减少;棉纱织布后,未发现染色不均、色疵和白点现象。

 “采用该技术生产的棉纱用于织布,20公斤布匹中异纤残留可控制在15处以下,已经超过高端客户对棉纱的要求。”阿克苏新昊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说。 作者:王永飞 来源:新疆日报
  • 市场大户

刘海民

主营:子、袖.罩衣等

鲁久利

主营:天助商行经营蔬菜批发业务近十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青椒、黄瓜、蒜薹、各种菌类

祝双良

主营:各种壶装油、散装油系列

余少红

主营:特种蔬菜

门丽

主营:盆景、绿植
  • 农业合作社

广西融水农科所

介绍:融水农科所自种,纯天然绿色种植。 现有150000斤毛节瓜在热销中。1.5元/

海盐县西塘桥果品专业合作社

介绍:葡萄品种繁多,无公害化种植,品质天然,纯正。望有意购买批发者联系: 手机:13

山亭区寺沟地瓜樱桃代购代销合作社

介绍:我处大樱桃基地属于合作社似的基地,属于新发展的大樱桃基地,位于驰名中外的枣庄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