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陈皮“带旺”特色农业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乡村振兴馆内展出的浦北陈皮、小青柑、陈皮饼等系列产品,获得众多客商和市民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今年以来,浦北县抓准“特色”二字,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与长寿文化、科技研发、中小企业孵化、品牌服务、休闲旅游、创意体验等于一体的陈皮产业园。目前,该县已种植大红柑面积7.26万亩,初步形成的陈皮农产品全产业链,带动2万多人就业致富。 

 因地制宜兴产业 

 浦北县87.1%的土地属富硒土壤,是广西33个农产品主产区之一,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20世纪八九十年代,素有“扁柑之乡”美誉的浦北县逐步引进新会柑、四会柑种植,为陈皮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8年前,我与女友开挖坡地,种下一片大红柑树。”作为该县龙门镇林塘村首个柑果树种植获益人的容家良告诉记者,这些树不仅见证了他的爱情,也成了家里的“摇钱树”。 

 “林塘村大规模种植大红柑树始于2014年。”老容回忆道,当时县里出台政策引导农民种植,他立刻动员村民利用自家闲置荒地山岭种植,并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如今,村里618棵38岁树龄的大红柑树枝繁叶茂,见证着林塘村的发展和巨变:村民种植大红柑树面积400多公顷,年人均增收3万元,其中脱贫户年人均增收1.6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分红约1.8万元。靠着卖果、卖柑皮、卖陈皮,村民们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作为浦北陈皮交易中心,大量的陈皮在龙门镇集散交易,年交易量达550万公斤。在龙门镇锦胜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内,陈皮月饼和陈皮的香味撩动着来访者的味蕾,负责人陈剑平正在切月饼给客人品尝。“我们研制的陈皮月饼、陈皮饼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中秋生产的3万公斤陈皮月饼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他介绍道,自去年6月陈皮月饼上市以来,产值已达1200万元。 

 不仅是陈皮月饼,柑普茶也是当地以工业化思维做活陈皮产业发展的延伸。在龙门镇龙茗茶果专业合作社门口,浓郁的柑果香扑鼻而来,一托托小青柑茶叶晒在院子里,百余名工人正忙着掏柑果肉。 

 “本地陈皮柑与云南普洱搭配,大大提升了茶的口感。”合作社总经理龙仕福说,现在柑普茶供不应求,出厂价达160元/公斤,去年合作社卖出10万公斤,目前已接到不少新订单。 

 融合发展增效益 

 “我们这里生态条件好,不仅造就了适合大红柑生长的自然环境,还涌现了一批从事大红柑产业的种植能手和陈皮营销好手。”浦北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兴财向记者介绍道。 

 林塘村的陈浩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他看好家乡的优势,从国企辞职返乡创业。经过两年多的摸爬滚打,如今拥有了自己的农资店、胎柑陈皮加工厂和苗圃园。“在村里传统种植大红柑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越做越旺。”陈浩说,今年他又投资了200多万元,增种了20余公顷地,发展大红柑苗圃种植基地。 

 “大红柑是用来制作陈皮的鲜果,小果可制作成胎柑、中果可加工为柑普茶。”浦北县陈皮协会会长陈能浩介绍,大红柑树全身都是宝,浦北产出的陈皮更具有“生态+长寿+富硒”的特点。 

 为壮大陈皮产业,浦北按照“一名新乡贤引领一个村、一群新乡贤引领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以乡贤搭台、以商招商,吸引新乡贤返乡投资建设。截至目前,规划了龙门、平睦、小江、江城、三合、福旺6个镇(街道)大红柑种植基地,全县陈皮、柑普茶加工企业100多家,带动务工就业2万多人,共存储陈皮4.5万公斤,价值1260万元。陈皮产业从2019年的产值不足12亿元,到2021年翻番至26亿元。 

 “过去,我们的陈皮都是以原材料售卖给广东企业。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里柑普茶、陈皮月饼、陈皮汁、陈皮饼等深加工新产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产业发展延伸到高附加值领域,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当地。”龙门镇党委书记陆建绍说。 

 政策科技双加持 

 “陈皮古有‘陈久者良’的说法,3—5年的陈皮称为低年份陈皮,3年以内的为果皮,销售价格较低。”从事陈皮生产30多年的容家良说,长期以来,浦北以售卖果皮为主,且无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自主品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红柑种植高产高效还得靠科技。”张兴财道出其中关键,让大红柑变成“发财树”、让陈皮变成“金皮”,不仅要“会种”,还要“慧种”。 

 今年以来,钦州市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了市、县陈皮产业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指导陈皮柑无病毒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以及陈皮加工、品牌创建等工作,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陈皮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并制定印发了《浦北县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愿景:力争到2026年,全县大红柑种植面积累计15万亩,年产鲜果30万吨以上,年产陈皮1.5万吨以上;培育陈皮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力争就地加工能力达90%以上,实现浦北陈皮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值超100亿元。 

 截至目前,浦北已组织3期大红柑种植技术培训班,236人脱产学习、系统培训,为全面实施五年行动计划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浦北县陈皮协会、浦北县龙门镇陈皮产业代表联络站先后成立,充分发挥市场、信息、人才等优势,维护陈皮行业的经营秩序和合法权益。 

 在浦北陈皮产业园合作协议签约暨开工仪式举行的当天,钦州市政府与广西供销合作联社、广西中 大学以及广州 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自治区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吴浩岭对浦北发展陈皮产业信心十足:“我们将在优质种苗繁育、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优质农资供应、销售渠道拓展、区域品牌打造、陈皮‘官仓’建设等方面,力促浦北陈皮组团式、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随着浦北陈皮产业园的开工建设,一个集“基地+加工+科技+融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靠着政策和科技的“双加持”,浦北陈皮昂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报记者 康 安 通讯员 黎赞辉 陆喜击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