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三链”同构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盐县作为浙江省首个优质晚稻“五优联动”省级试点县,立足县情粮情,深化试点实施,坚持“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联动发展,坚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提升,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由产粮大县向粮食产业强县转变。2021年,该县粮食播种面积34万亩,总产量2.82亿斤,稻米日加工能力提升至450吨,粮食收储仓容达10.2万吨。先后获评全省第三届“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银奖、全省粮食收购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全省首批“粮食五优联动示范县”、粮食和生猪增产保供成绩突出集体和全省第一批节粮减损工作典型案例。

 一、推进“规模+产业”,健全粮食产业链

 一是上控粮源,激发规模生产活力。进一步扩大“五优联动”试点规模,积极向上争取15000吨优质晚稻“五优联动”省级试点,并开展县级试点4000吨,充分发挥政府订单粮食导向作用。2021年该县优质晚稻“嘉67”播种面积达10万亩,带动全县近300余户种粮大户种植,实现全县9个镇(街道)优质晚稻种植全覆盖,晚稻种植结构实现调整优化,为优质优价全产业链谋好开篇。

 二是中活收储,构建软硬件双支撑。新建仓容2.6万吨通六粮库并投入使用,形成海盐县中心粮库、沈荡粮库、通六粮库“一心两翼”的粮食仓储布局,全县有效仓容迈入10万吨级,满足地方政策性粮食收储的实际需求。创新推进售粮登记功能,以售粮凭证替代传统发放售粮卡形式,方便农户掌握收储库点的任务发布信息及售粮排队情况,实现对群众售粮情况的监测预警和调度,最大限度减少售粮等待时间,有利维护售粮秩序。

 三是下延链条,成立优质稻米产业联盟。以年产5万吨优质大米规上企业海元米业落地和全省首个粮作中化农业MAP项目引进为契机,成立由嘉兴农科院、勿忘农种业、农商银行、天然粮油、海元米业、国有收储企业、优秀种粮主体等30家单位组成的海盐优质稻米产业联盟,整合协调优质种植资源、仓储物流和市场资源,形成“农技部门+种子公司+企业+基地+农户”的链式发展模式,推进海盐稻米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品质+品牌”,提升粮食价值链

 一是选良种,提升晚稻优质化率。品种选育逐渐由“高产”向“优质绿色稳产兼顾”迈进,根据历年粮食生产表现和市场反响,综合海盐土壤、水文、气候等条件,筛选出适合海盐种植的具有优质、稳产、高抗的‘嘉67’‘秀水134’等晚稻品种进行重点推广。强化与科研院所合作,省市农科院积极开展品种试验培育、优化更新,为优质稻米发展提供种源支撑。目前,该县每年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60余万公斤,良种覆盖率达100%。海盐华星农场‘嘉67’稻虾米获得“2021浙江好稻米”金奖。

 二是行良法,提升绿色化水平。积极开展水稻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和农药减量工作,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推进粮食生产生态化。大力推广“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2021年新增稻虾面积1.03万亩,累计达3.2万亩,约占全省稻虾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该种养模式符合农药化肥减量、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三是育品牌,打响地产大米知名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举办“海盐好稻米”品鉴及优质稻米品牌推荐会,推广种植销路好、效益高的大米,逐步形成以优价促优质的正向机制。通过世界粮食日、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展销会等各类推介活动,开展“五优联动”产品宣传推介,册发布“盐邑禾旺”“盐味农耕”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引导学校、机关单位食堂参与当地优质大米的采购,逐步打响海盐优质稻米品牌。

 三、推进“技术+合作”,重构粮食供应链

 一是利益联结促共赢,打造优质粮源供应体系。创新探索“企业+农户”订单模式,以种粮大户自愿参与、自主报名为原则,与大型稻米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农户按要求种植规定优质晚稻品种,国有企业提供优质粮食分仓储存、低温保管服务,加工企业实行“价格保底、随行就市、优质优价”原则进行收购,形成种粮大户生产种植、收储公司收购代储、大米企业加工销售的完整供应链,2021年共签订“企业+农户”优质晚稻订单13500亩,受益农户达84户。

 二是智慧粮库渐完善,打造现代粮食仓储体系。开展现代化智慧粮仓建设,配备粮情测控、智能出入库、安防监控等信息系统,实现对粮食储存环境、质量状况等的远程监控和异常报警,全方位提高粮库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施低(准)温储粮改造项目,分年分批升级改造国有粮食仓储设施,通过添置保温隔热板、粮仓专用空调等设备,确保粮堆常年平均温度保持在20℃以下,有效延缓储粮陈化、保质保鲜,目前已实现低(准)温储粮15900吨。

 三是放心粮油可追溯,打造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和粮食部门整合优势,以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为媒介,委托开发优质晚稻 “五优联动”粮源追溯管理系统,建立种粮大户电子档案124个,并以国有粮食收储公司的单个仓库号为单位生成二维码,记录水分、杂质、出糙率等17项指标,对优质晚稻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过程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和处理,实现粮食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视化追溯,切实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