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省上高县农业农村局在上高县共同组织了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等品种千亩连片示范现场会。经现场测产,早粳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人工抛秧种植的田块实收亩产615.3公斤,机插种植的田块实收亩产为562.5公斤,人工抛秧种植田和机插种植田平均亩产588.9公斤。
2021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团队培育出可用于大田生产的早粳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中科发早粳25”和“中科发早粳23”(包括双季早稻早熟和中迟熟两个类型的品系),经过连续3年的国家区域试验及在多地评比试验示范中均表现优异,即将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这将是我国首个可以商业化种植的双季早粳新品种,是该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
为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在上高县芦洲乡大垣村的基地里,金色稻浪翻滚。虽然7月17日经历了台风,7月19日晚又下了3小时的大雨,地里的“中科发早粳1号”“中科发早粳25”没有倒伏。饱满的稻穗昭示着丰收的喜悦。
此前,我国所有的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由于早籼稻品质较差,极大部分只能用作储备粮、工业用粮或饲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就开始试行“籼改粳”,经过科研工作和推广人员几十年的努力,“籼改粳”已在晚稻生产中取得较大进展,但人们始终没有培育出能用于农业生产的早粳稻品种。
“将早籼稻品种改为早粳稻品种,可以将优质新米提前两至三个月上市,为我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李家洋说。优良双季早粳品种的研发、推广,可有效提高早稻米的品质和商业价值,有力带动农民增收。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了,早稻生产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李家洋团队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的机理研究,在我国率先建立了植物基因图位克隆技术方法体系,克隆了影响水稻株型、分蘖数目、株高、分蘖角度、穗大小、穗型、茎秆强度等株型特征的一系列重要基因,分离鉴定了水稻抗性淀粉合成等重要基因,为培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率先提出了“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大幅提升了水稻品种培育效率。
“在充分掌握稻米基因的一整套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团队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为主线,运用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可以有效筛选出最佳亲本,只需要经过较少次数的杂交,就可以把优质、高产、抗寒、抗穗发芽等多个优异性状集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理想的粳稻新品系。”李家洋介绍。
2021年,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培育出可用于大田生产的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系“中科发早粳1号”。这一新种质为我国优质稻改良示范出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开辟早粳稻审定渠道
由于我国此前的双季稻早稻品种均为籼稻,国家设立的早稻品种审定只有早籼组。“中科发早粳1号”培育成功后,面临着无法审定推广的实际困难。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有关领导到研究所进行调研,商讨推进优质高产双季早粳稻试验工作方案。
2022年1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组织水稻专业委员会及组织统一试验的有关专家,对《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粳品种自主试验方案》及《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粳品种审定标准》进行了论证,一致同意通过该试验方案和品种审定标准。
至此,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大力推动下,国内首个早粳稻审定途径终于开通。
2022年与2023年连续两年的多地区域试验结果表明,3个中科发早粳新品系均表现优异。其中双季早稻早熟类型的平均株高85厘米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110粒左右,结实率可达85%以上,千粒重25克左右,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双季早稻中迟熟类型的平均株高90厘米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超120粒,结实率可达85%以上,千粒重26.5克左右,平均亩产在550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600公斤以上。所有双季早粳新品系均表现抗逆性强,尤其在苗期耐寒、后期抗穗发芽方面尤为突出。大米长宽比达3.0,外观品质优良,食味佳,主要米质指标达到优质二级米标准及以上。
在现场会上,与会者对“中科发早粳1号”等新品系予以充分肯定。与会者建议,下一步完善配套栽培标准和技术体系,探索早晚兼用、再生稻等多种栽培模式,与种子企业、大米企业加强合作,在不断优化品种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作者:姚媛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