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实施“沃田科技行动”

中国日报12月16日电(记者 赵伊梦)12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沃田科技行动”发布会。“沃田科技行动”旨在服务国家“藏粮于地”战略,支撑解决“耕地要害问题”,主要包括三项任务,一是聚焦耕地突出问题,分区分类消减障碍提升地力,二是强化科技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定时定位发现问题摸清规律,三是建设耕地科学重大平台,聚才聚力打造创新高地。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介绍,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于土地释放的生产潜力。但总体看,我国耕地资源“三少”特征凸显,即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挖潜耕地资源少。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19.18亿亩,人均耕地约1.33亩,人均水平较1996年下降0.26亩,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十个质量等级,其中,一到三等耕地仅占31%,中低产田占比高达2/3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

长期以来的高投入、高产出导致耕地长期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化肥、农药、灌溉、地膜、秸秆、畜禽粪污以及机械等耕作活动对土壤频繁扰动,带来土壤质量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突出。因此,加快耕地科技创新,加快实现耕地科学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吴孔明院长介绍,围绕耕地科技创新,院属10多个研究所组建了30多个创新团队,在东北黑土地有机质提升、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南方红壤酸化防治、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农田面源污染监测、高精度数字土壤、高标准农田智能监测监管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0余项,培养造就了以刘更另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耕地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农业农村部三大精神之一的“祁阳站精神”,具备启动“沃田科技行动”的良好基础。


他强调,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点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向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部署,主动扛起“国之大者”、破解“耕地要害问题”的使命,聚焦“稳产保供”、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盐碱地治理、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等国家重大需求,启动实施“沃田科技行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耕地科技创新总首席科学家、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详细解读了“沃田科技行动”方案。他指出,“沃田科技行动”主要包括三项任务,一是聚焦耕地突出问题,分区分类消减障碍提升地力。聚焦东北黑土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南方旱地、盐碱地、设施农地及后备耕地“七块地”的关键问题,在“护黑土、肥旱地、阻酸化、保水田、改盐碱、强设施、挖潜力”上下功夫,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创制-模式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突破“土壤组学、生物固氮、养分管理、秸秆还田、有机培肥、污染防控、酸化阻控、盐碱改良、旱作节水、智能装备”等十大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耕地重大科技瓶颈问题。二是强化科技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定时定位发现问题摸清规律。优化完善耕地质量联网观测、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数字土壤与智能监测等,构建全国高效协同的观测监测体系,开展长期固定观测监测和多学科定位试验,查清不同生态类型耕地质量及其要素的演变过程与规律,着力为耕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制与模式构建等提供客观真实基础数据支撑。三是建设耕地科学重大平台,聚才聚力打造创新高地。强化科技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建设国家耕地科学中心、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和跨院跨所协同攻关,着力打造耕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建设耕地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耕地科学中心揭牌仪式。为确保“沃田科技行动”的顺利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聘任周卫院士为耕地科技创新总首席。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