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较2018年增长了28.1个百分点;农村网民规模达3.26亿人,增速超过城镇网民。
仅用5年时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何能实现较大跨度增长?农村网民为何能成为新增网民主力?这背后离不开2018年实施的“数字乡村战略”。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中国乡村生活的场景,成为农村网民规模扩大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表现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地基打得牢,数字大厦才能建得高。目前,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为农村居民入网以及各类数字应用场景落地乡村夯实了根基。
其次得益于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各领域的发展应用,让更多农村居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加速推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6%,较上年增长了2.2个百分点。随着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更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智慧农业建设。
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持续壮大。尤其是作为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的农村电商发展尤为迅猛。2023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81.75%;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154.68%。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3000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15.8万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的支撑,让更多农村居民看到新业态带来的经济效益、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数字惠民服务扎实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服务不断向农村地区覆盖,农村数字惠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6月,我国农村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6787万人,普及率为22.5%;农村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6875万人,普及率为22.8%。
如今,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农村居民生活,城乡数字鸿沟加速弥合。如何继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使更多农村居民共享“数智红利”,将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作者:陈仕林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