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滑嫩圆润,白木耳晶莹剔透,木灵芝层层交叠,滑子菇亭亭玉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五岔沟镇食用菌园区内,“内蒙古阿尔山市食用菌科技小院”的标牌格外亮眼,数十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晾晒各类菌菇。
7月初,镶嵌在兴安林海深处的五岔沟镇食用菌园区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授予“内蒙古阿尔山市食用菌科技小院”标牌。走进这个科技小院,菌类独有的芳香扑面而来,47座食用菌大棚整齐排列在山脚下。科技小院已成功培育出黑木耳、白木耳、猴头菇等10余个品种,其中黑木耳已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成功获得“阿尔山市地理标识”。
“科技小院的设立是五岔沟镇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将为食用菌园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更多的优秀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推广。”五岔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宝亮说。
食用菌科技小院创新实施“科协领导、政府搭桥、院校助力、教师指导、学生常驻、服务企业”的组织方式,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基地,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使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连接起了科研院所与田间地头。“科技小院要在科技突围上下功夫,培育优质食用菌品种。”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刘晓龙看着大棚内生长旺盛的食用菌,满怀欣慰。为了扶持科技小院发展,刘晓龙带领团队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推动科技小院在“菌棒生产—挂棒养殖—采收入库—成品销售”全链条上建立起技术管理规范。“在产业增收上,我们着力弥补技术短板,在培养基配制、灭菌、培养、温湿度控制等环节进行设施升级,推动食用菌生产工艺流程全面升级。”刘晓龙说。
今年,在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撑下,五岔沟镇各类食用菌的产量由去年的2.5万斤增长到3万斤,集体收入由去年的140万元增长至175万元,带动本地就业人数由去年5000多人次增加到7000多人次,实现了产量、收入和带动就业人次的全面提升。“我和我媳妇前几年都是外出打工,今年靠着这些蘑菇、木耳,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45岁的脱贫户赵芳东在食用菌大棚里一边采摘木耳,一边开心地说。
“随着科技小院的成功落户,镇里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强化党组织建设与引领,不断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食用菌生产全工艺流程的技术水平。依托科技小院,还计划举办食用菌研学、采摘、一日游等活动,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五岔沟镇党委书记韩福乾说。(记者 魏婧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