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专家学者一直认为稻田里不能养龙虾,担心龙虾破坏水稻生长;可是潜江一位普通农民却发明了‘虾稻连作’模式,带动了全省龙虾养殖产业的大发展。我提议,省科技厅要给他颁奖。”
21日上午,省长罗清泉在省政府第四届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会暨全省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上为一位普通农民请功。
这位农民名叫刘主权,今年46岁,只有高中文化。刘主权称“虾稻连作”的发现也很偶然。那是2000年冬季,看到别人从野湖里捞野龙虾赚钱,他就买了4000多元的种虾,投放到自己承包的60亩低湖田里。次年4月,他捕捞了一部分,卖了六七千元。剩余的虾准备夏季再捕捞,没想到天热后这些虾全钻到田泥深处,捕捞不成。
经过反复摸索,刘主权悟出了“虾稻连作”的点子:龙虾只能在4月份捕捞,而4月份捕完虾后,正好接着种水稻。9月份收割完水稻后,也正好可放养种虾,时间衔接得正好。
刘主权2001年9月,他再次投放种虾,次年4月捕捞出售,主权的经验不胫而走,村里1000多亩低湖田全都搞起“虾稻连作”。
“虾稻连作”经验迅速被推广到全省。去年,湖北省“虾稻连作”面积达到130多万亩,出口创汇将近1亿美元,居全国第一。水产界赞誉:“世界龙虾在中国,中国龙虾在湖北。”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