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太原10月27日电(记者王菲菲)山西省与北京市地缘相近、交通便利,一直以来山西就是北京煤炭和 的主要输出地。如今,山西提出要建成北京的“菜篮子”,京晋农业合作成为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山西特色农博会上的重要议题之一。两地农业合作正在全面展开,业界人士认为应从政府交流、生产、流通、信息、技术、管理等层面上加强合作,同时三大瓶颈性问题需引起注意。
农业合作是京晋双方的共同需求
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并非“农业大省”,但农村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60%。由于南北跨度大,地理气候多样,山西的农产品种类丰富、特色明显,玉米、杂豆、荞麦、燕麦等杂粮种类齐全,产量和品质在全国名列前茅,被誉为“小杂粮王国”。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干鲜果品质优良,苹果、红枣、核桃产量均居全国前三位。同时,山西蔬菜产业的优势也较明显,特别是茄果类、根茎类等越夏延秋菜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省外销量占到常年生产量的60%以上。
“山西农业以特色取胜,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但是规模不大,水平不高,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因此,需要通过区域合作,特别是京晋合作,来招商引资壮大山西农业。”在京津晋合作洽谈会上,山西省农业厅厅长孙连珠说。
京晋双方农业优势互补,表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北京的农产品需求量大。据北京市农委主任康森介绍,北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超过2000万,对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农副产品交易总额超过千亿元,每天需要蔬菜2.1万吨、猪肉1600吨。北京现有的农业资源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蔬菜自给率不高,尤其是秋季,对北方省份的蔬菜依赖性很强,急需在周边开展农业区域合作。
二是北京市农业发展水平高,科研院所云集,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山西可引进北京的金 本和先进的管理、研发、加工技术,不断深化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地理优势明显。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距离北京只有3个小时车程,中部晋中市距北京只需5个小时,半个山西与北京在500公里以内。交通上的便利,方便双方贸易往来。
建立从生产到流通的全方位合作体系
康森认为,北京和山西的合作应从政府交流、生产、流通、信息、技术、管理等六个层面加强。政府应在合作中牵线搭桥,为企业引路;企业可通过在山西建立生产基地和流通交易大厅等方式来搭建交易平台,但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交流。
政府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在2009年首届山西特色农博会上已经开始,山西省农业厅与北京农工委已签订产销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制订优惠政策,开展农产品产销、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北京把山西列为首都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山西将规划建设一批稳定供应北京的优质奶、羊肉、猪肉和禽蛋、杂粮、蔬菜生产基地。2010年,山西省农业厅又组织了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京晋区域合作和产销衔接。
2010年4月,京晋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北京顺鑫农业股份公司投资1.8亿元的商品猪基地项目落户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顺鑫公司今年还将继续扩大合作,在阳高再建一个投资1亿元左右的生猪繁育养殖项目。
今年4月,大同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北京新发地大同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900亩,规划建设内容包括总容量为6.5万吨的大型冷藏库,以及蔬菜、水果、粮油、水产品、花卉等交易大厅。这是一个集农产品批发、交易、信息采集发布、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冷藏保鲜等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计划两年内建成,预计年交易总量约280万吨,年交易总额约60亿元。
大同市农委副主任刘建说,大同的农产品主要供给地之一就是北京,但由于农民们信息少,营销不足,影响了农产品的外销。这一批发市场的建成,将使得大同的农副产品卖往北京变得更加顺畅。下一步,还将把市场上分散的经纪人组织起来,在食品检验和收购方面都统一规范,引入现代管理模式,避免哄抬物价等现象发生。
三大瓶颈性问题需引起注意
虽然现在京晋农业合作还处于“新婚蜜月”期,但还有一些瓶颈性问题需引起注意。第一,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发展不适应,高县县长解先文告诉记者,现在制约该县进一步发展成为京津地区“菜篮子”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农户个体经营与大市场对接不上,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在农产品供应的数量和品种方面未能及时满足京津地区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大公司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专业的经纪人队伍来引领市场,引导农户种植,与市场需求对接。
第二,山西农产品目前加工层次低,大多数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刘建认为,进入北京市场,既要满足普通的消费者,也要走高端路线。山西农业应延长产业链,通过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打入北京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打造农产品品牌也至关重要,比如大同夏进乳业,现在只是蒙牛乳业的加工企业,利润微薄,但如果能够做出自己的品牌,利润会很高。
第三,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刘建认为,一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使企业具备自我检测能力。目前山西省11个地市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但大部分县区还没有自己的检测中心。二要加大规范化种植知识普及,引导农民生产用肥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三要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通过认证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