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

 本报讯(记者王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一年多来,本市涌现出一批成效显著、亮点突出、可看可学的典型村庄。这些村庄的成功探索,正逐步破译首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密码。通过先行先试、典型引路,开创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开局。据了解,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即将出台。 
 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本市着眼把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据了解,全市1200余个休闲农业园区、8300余户民俗旅游接待户,年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以上。规范引导宅基地盘活利用,42个村有组织地盘活闲置农宅1035套,培育了一批精品民宿,带动集体和农民年增收2000万元。 
 近日,北青报记者来到平谷区峪口镇北部的西营村。该村村域面积1600亩,其中超过65%都是农用耕地。全村共286户村民,现有劳动力约400人。自2010年起,西营村探索建立“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经营机制,把绝大部分土地流转回集体。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林果产业。据统计,全村农民2017年人均收入达到2.7万元,果树种植实现亩纯收入1.4万元。 
 “2010年以前,我们村是典型的脏乱差。2010年以后,我们通过清脏、治乱、增绿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乡村面貌。同时搞起集体规模化经营,很快就富裕起来了。”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忠介绍说。
 2012年以来,西营村不断探索土地股份合作模式,1050亩耕地仅有40亩在个人手中,其它均已流转回村集体,统一承包给合作社或企业经营规模化果木种植。该村采用“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果品经营机制。西营村党支部负责监督、组织、管理,合作社进行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果品种植运营,农户实现土地流转费、分红、工资等收益。 
 “我家2.7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经营之后,我的年收入翻了一番。”家住西营村的58岁村民王永说,过去经营2.7亩土地,年收入也就1万多元,流转给村集体之后,村里不仅给他这1万多元的“保底”年收入,还可以参加村集体的年终分红。他自己则担任起乡村建筑师,还可以挣4万元左右“外快”。“这种‘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箭‘三’雕。” 
 据了解,目前平谷区西营村的大桃产品成功打入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华联、麦德隆等连锁超市。西营村村民平均每亩土地年收益达到5000元左右,位于平谷区前列。 
 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忠介绍,未来,西营村将打造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新区的示范村,同时作为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基地,承载种质保育、种植技术优选、节水设施设备改良、采摘和包装技术研发、土壤改良、农产品安全快速检验检测等农业科学技术试验、转化、示范、展示、推广等功能,进一步做精、做强高精尖现代农业和休闲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乡村、美丽田园。(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