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给桂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桂林市一方面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恭城生态农业模式,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对粮经结构、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全市水果总面积发展到20万公顷,其中春夏熟水果面积达4万公顷,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上市;充分利用山区特殊小气候,大力发展反季节商品蔬菜,形成了近4万公顷的夏秋反季节商品蔬菜基地;以特色农产品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带逐步显现,建成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以全州、永福、临桂为主的10万公顷优质粮生产基地;已湘桂走廊为主的4万公顷柑桔生产基地;以灵川、兴安、全州为主的俄万公顷行生产基地;以恭城、平乐、阳朔为主的2万公顷柑桔生产基地和2万公顷沙田油生产基地;以永福、临桂为主的近1万公顷罗汉果生产基地;以兴安为重点的1万公顷葡萄生产基地;以海洋山山脉和越城岭山脉为主的4万公顷反季节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以荔浦、恭城、泉州为主的1万公顷芋头生产基地;以荔浦、平乐为主的1万公顷马蹄生产基地注重规模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提高。
目前,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2万公顷,恭城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县,荔浦、兴安等5个县被列为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平乐县被列为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县,沙田油、月饼、马蹄等七个产品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全市优质稻面积已占水稻面积的75%以上,优质水果占总产量的50%。